第七十八章 算計 (上)(2 / 2)

“呯呯,呯呯呯呯呯,呯呯呯呯!”“轟!”“呯呯,呯呯呯呯呯,呯呯呯呯!”

有一記不和諧的聲音,突然出現於自隊伍中央偏左方的某個位置。蘇鐵打造的火銃炸膛了,將持有者的臉皮掀去了一大片。傷者倒地慘叫,臨近的幾個火銃手被嚇得魂飛魄散,本能地抱起兵器就向兩側閃避。跟在隊伍後的督戰兵卻迅速發現了他們。數根長鞭抽過去,將試圖逃走者抽得倒翻在地,鬼哭狼嚎!

“住手!”正在不遠處觀禮台檢驗訓練成果的張士誠皺了下眉頭,將造價昂貴的單筒望遠鏡,重重地摔在桌案上。“不要打了!他們既然不適合做火銃兵,拉下去,做劃槳手就是。何必當眾打得這麼狠,傷了士氣?!”

“是!”新任昆山都督,張士誠的弟弟張世德非常幹脆答應一聲,跳下觀禮台,大步走向軍陣。坐在張士誠身後的李伯升、呂珍等人,卻忍不住輕輕皺眉。

莊戶人家的孩子皮糙肉厚,挨上一頓鞭子,用不了三天就能爬起來,繼續參加訓練。但被刷到劃槳手隊伍中,卻是徹底沒了前途。雖然劃槳手在水戰之時,不用與敵軍去拚命。然而劃槳手這輩子,卻一直被固定在船隻的底艙,出最大的力氣,吃最差的夥食,拿最低軍餉。一旦受傷或者累垮了,就會被踢出軍隊,任其自生自滅。

張士誠本人,卻無暇考慮幾個小兵蛋子的前途不前途。正所謂慈不掌兵,正沉迷於權力滋味中的他,眼睛始終都望著遠方。那裏是如畫卷般壯麗的河山,引無數英雄盡折腰。

江山如此多嬌!怪不得如朱屠戶那樣的粗鄙人物,在喝酒之後,都能信口吟出如此佳句。這與文彩無關,更大取決於其氣度與見識。朱屠戶當年一戰定淮安,從而徹底海闊憑魚躍。當然是豪情滿懷。而張某人如今,心情與朱屠戶初下淮安恰恰相似。也是終於打下了一塊屬於自己的膏腴之地,也是終於可以不受擎肘地揮灑自己的心中所想。

與淮安類似,平江,又名姑蘇城,也是能工巧匠雲集之地。早在數千年前,幹將莫邪夫婦兩個,就曾經在這裏給吳王闔閭鑄劍。而平江路這裏,卻不像淮安那邊,除了鹽鹵和芒硝之外,不產其他任何礦藏。在姑蘇大地下,鐵、銅、錫、鉛一樣不缺。甚至有的鐵礦周圍,還能挖出大量的金銀來!

而因為守著個巨大的太湖,平江、昆州一帶,同時又是魚米之鄉。根本不用像淮安那樣,每年都指望著從運河往內高價購入糧食。平江路的稻米根本吃不完,承平時節,每年可以用大漕船拉著,一船船運往遙遠的北方。

拿下了如此一個帝王之基,如果張士誠心裏還不生出些雄心壯誌的話,可就白來世上走一遭了。所以他幾乎照搬了除了軍製之外,淮揚大總管府那邊所有的東西。包括參謀部、百工坊、大匠院和講武堂這種別出心裁的機構,都照葫蘆畫瓢不誤。

但是麾下的謀臣和官員們,顯然沒領略到淮揚那邊的精髓。與第五軍一模一樣的兵器和戰術,卻打不出後者在江灣城下的精氣神兒。同樣是才俊之士雲集的參謀部,對死守嘉興的朱亮祖,就拿不出任何辦法。同樣是集中了能工巧匠的百工坊,用天下聞名的蘇鐵,照著高價從揚州購買回來的火銃仿製,卻避免不了頻頻炸膛......

想到自家在武備方麵,與淮安軍的巨大鴻溝,張士誠就又忍不住一陣心煩意亂。同樣是精鐵打造的銃管,為什麼淮揚那邊的火銃,就敢保證四十發持續射擊不炸膛。而自己這邊的仿製品,卻意外頻頻?工匠們的手藝能差到如此巨大麼?姑蘇人可是以心靈手巧而聞名天下,姑蘇匠人打造了各類飾物,無論精細程度和花色,早年間都甩了淮安那邊不知道多少條街。憑什麼照著貓畫虎,卻依舊畫出條土狗來?!

“把那支炸了膛的火銃,給百工坊的饒主事送過去。讓他根據銃管上的編號,找到製造者,罰其四個月薪俸。”背對著自家謀臣,姑蘇大都督張士誠沉聲吩咐。“還有,在百工坊和大匠院同時懸賞,能造出連射四十發而不炸膛銃管者,封大將軍。嫡傳子孫與國同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