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迅速看了看身邊沒有戰馬代步的兄弟們,朱重九繼續有條不紊下達命令。
已經不是第一次奪取敵方城池了,雖然眼前勝利來得有些莫名其妙,他依舊能憑借過去積累下來的經驗從容應付。
麾下的將士們,包括在上幾場戰鬥中被俘虜,又被俞廷玉父子煽動者留下來的兩旅“新兵”,也都習慣了迎接一個又一個勝利。在各級軍官的指揮下,分頭去執行任務。接管城防,誅殺趁火打劫的“江湖好漢”們,撲滅無端湧現的火頭,安撫民眾,恢複城內正常秩序.....
待將一切雜七雜八的事情忙活完畢,太陽已經綴到山尖。朱重九和黃軍指揮使王宣兩個,坐在金碧輝煌的濟南達魯花赤官邸內,相對著搖頭苦笑。
大勝,今天,二人又聯手獲取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破敵兩萬,奪取雄城一座,金銀細軟無數,兵器、鎧甲、糧草輜重無數。以目前留在山東東西兩道的總兵力來計算,三年之內,恐怕都不用再擔心補給問題。
然而,二人卻都有些高興不起來,也不知道下一步到底該如何做選擇。
仗打到這個份上,已經雙倍完成了最初的用兵目標。脫脫成功被調回了黃河以北,蒙元的一個重要產糧區被徹底砸了個稀爛,山東東西兩道,今年夏天入庫的所有麥子,都成了淮安軍和黃軍的戰利品。一粒都不會運往大都......
但淮安第五軍和王宣麾下的黃軍,也都成了強弩之末。要不是雪雪這廝未戰先退露了怯,連濟南城,最初都不屬於朱重九的進攻目標。這下好了,濟南一鼓而破, 成了聯軍的又一個戰利品。益都,般陽、濱州、也被盡數收入囊中。再加上最初第五軍登岸的膠州,最近又被耿再成以千餘兵力橫掃而下的登州、萊州,整個山東半島,已經有大半落在了義軍之手。
而王宣手中的兵馬,連剛剛招募來的新兵都算上,不過兩萬出頭。朱重九麾下的淮安嫡係更單薄,當初上船時,就隻帶了第五軍的三千出頭絕對沒有夜盲症的弟兄和近衛團的一個營。這些日子放低標準接納前來投奔的義軍,加大力度收編俘虜,也不過又湊起了萬把人。他們即將麵對的,卻是脫脫麾下二十餘萬大軍。
如果按照原計劃,將已經打下來的城池盡數放棄,主動下海南返,肯定能來得及。但那樣的話實在太敗家,對軍心和士氣,難免也會有一定影響。並且王宣好不容易得償所願,有了一塊屬於他自己的落腳點。讓他放棄掉,再去過先前那種完全寄托於淮安軍籬下的日子,也的確有些強人所難。
“末將,末將願意將黃軍改編為淮安第六軍,徹底托庇於大總管羽翼之下。請大總管恩準!”望著窗外的無邊秋色想了好一會兒,王宣嘴裏,忽然冒出了一句與眼前局勢毫不相幹的話,並且臉上的表情極為誠懇。
“這個,你真的考慮清楚了?你麾下的其他弟兄們呢,他們願意麼?”關注的焦點轉換太快,朱重九的思路有些跟不上趟,愣了愣,遲疑著詢問。
對於主動來投奔自己的各個軍頭,他通常都采取比較寬容的態度。寧願做為名義上的宗主,給與對方一定支持,也不強逼著對方完全向自己效忠。如張士誠,王克柔兩人,眼下在江南發展得都非常不錯。即便脫離了淮安軍單飛,三五年內,肯定也能稱為一方諸侯。
“末將與麾下弟兄這一年多來,已經深刻感覺到了行伍之事的變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王宣再度拱手,“而大總管對於末將,也是推心置腹。末將即便脫離大總管自立門戶,他日最多不過是個地方諸侯而已,逍遙自在的日子超不過十年。而我淮安軍早晚有誓師北伐的那一天。屆時,大總管肯定不準許山東道出現一個國中之國。而末將,末將則怕自己那時已經有了野心,把麾下弟兄們都帶到了絕路之上。與其如此,還不如現在就做決斷!”
注1:康裏奴才。哈麻和雪雪兩兄弟,都是康裏人。而康裏在宋元交替之時,本為花子模國的牧民。後被成吉思汗征服,舉族淪為奴隸。隨著蒙元帝國的不斷壯大,才漸漸又獲得了自由身份。被視為蒙古別部。但正統的蒙古人,卻不認為康裏人為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