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較量 (下 四)(2 / 3)

“那倒不妨!”聽羅本主動撇清不會幹涉軍務,吳二十二心中愈發懷疑逯魯曾先前的判斷,擺了擺手,笑著說道,“反正還有參謀們呢!倒也不會因為一兩句話,就做出什麼錯誤決定。三位這麼晚了,找吳某有要緊事情麼?還是聽到了什麼亂七八糟的風聲?!”

“的確有兩件事,需要跟你這個指揮使商量!”施耐庵性子急,再度搶先回應,“今天下午,鄭掌櫃、賀主事和胡帳房他們,找我師弟一起去商量。他們和其他二十餘位揚州士紳,打算捐十萬貫銅錢,十萬石糧給大總管府,以助吳指揮使一臂之力!”

“啊——?”不光是吳永淳大吃了一驚,逯魯曾幹脆就驚呼出聲。這可跟他得到的消息差得太遠了,簡直就是天上地下。萬一屬實的話,今後讓他這個老夫子如何在同僚們麵前抬頭做人?

“第二件事情,是有關破敵之策。我師弟說,他有一計,可令敵軍不戰自亂!”施耐庵根本沒留意到對方的反應,繼續急匆匆地補充。

“破敵之策?”逯魯曾的眉頭立刻又皺了起來,側著臉上下打量劉伯溫。是了,先拿出十萬貫錢和十萬石米糧來,麻痹吳二十二,令其失去戒心。然後再找機會與城外的敵軍裏應外合。到頭來,這十萬貫錢和十萬石米,相當於在淮安軍的庫房裏轉了一圈兒,就又回到了士紳們的手中。說不定還能賺回不少利息。這主意,打得也忒地高明!

還沒等他提醒吳永淳不要上當,後者卻已經笑著拱手,“如此,吳某就多謝揚州城的父老鄉親們了。有這多出來十萬貫錢和十萬石米,至少能讓吳某又招募萬餘民壯。至於破敵之策,劉山長若是肯指教一二,吳某求之不得!”

說著話,又將身子轉向劉伯溫,長揖及地。

見吳永淳對自己如此禮敬,平素沒少衝大總管府上下翻白眼兒的劉基,忽然就變得有些不好意思起來。雙手抱拳還了個長揖,然後紅著臉道:“其實,其實劉某也是在紙上談兵。到底可不可行,還請指揮使仔細斟酌。”

“但說無妨!”吳永淳再度輕輕擺手,“劉山長不必客氣。我家大都督沒出征前,就曾經親口說過,可惜不能讓山長同行,隨時為其出謀劃策!”

這也是淮揚大總管府上下,始終對劉伯溫以禮相待的原因之一。連朱重九這個大總管,都對劉伯溫禮敬有加。非但不在乎此人吹冷風說怪話,還悄悄地示意商號從他自家的分紅裏拿出一大筆錢來,資助對方開書院。其他文武,就更不方便跟劉某人太較真兒了!況且劉伯溫平素隻是喜歡對淮揚大總管府所頒布的各項政令吹毛求疵,事實上,也沒做什麼太過分的事情。

聞聽此言,劉伯溫臉色更紅。訕訕地笑了笑,低聲道,“吳指揮使過譽了!大總管身邊,武有徐達、胡大海和吳將軍,文有陳參軍和章參軍,何須劉某再去添亂?若不是眼下戰事緊,劉某心中實在忐忑。劉某甚至都不該冒昧給指揮使獻計,以免亂了將軍的心神。”

“這是哪裏話來!”見劉伯溫變得如此謙虛,吳永淳好不適應。趕緊擺了擺手,低聲打斷,“能得山長襄助,吳某求之不得!山長休要再客氣,有什麼妙計,盡管當麵賜教!”

“那,劉某就不客氣了!”劉伯溫原本就不是個拘束之人,雖然今天彎子轉得有些大,但既然對方沒將以往的行為當一回事,他自己就更不會求著別人糾纏不清。“劉某以為,指揮使如今最為難之處,便是手中兵少,需要守住的城池又太多。而敵軍卻傾巢而來,十倍餘我,令人招架不及!”

“正是!”吳永淳點點頭,坦誠地回應。對方說得是事實,隻要長著眼睛的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他沒有必要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