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名將(2 / 3)

蕩過來的佘兵根本無處落腳,從嘴裏取出狗腿短刀,淩空亂劈。身穿鎖子甲的年青士兵們臉上沒有絲毫畏懼,相互配合著,將半空中劈過來的狗腿短刀一一撥開。然後又一槍挑斷鐵爪後的繩索。

“啊——!”半空中的佘族武士失去接力點,接二連三摔下。沒有軍銜標記的士兵們迅速左右分散,將各自的身體藏在垛口後,雙手緊緊捂住耳朵。

“轟!”又一枚裝填了火藥的弩箭,砸在了垛口外。劇烈的爆炸,震得城牆搖搖晃晃。

“轟!轟!轟!”臨近的垛口中,幾門四斤炮衝著護城河對岸的弩車同時開火。將剛剛施放完畢的弩車,還有弩車旁邊的蒙元士兵,統統炸成一堆碎片。

一隊輔兵快步衝上,抬走城頭上的傷者和死者。

另一小隊淮安軍戰兵拎著火槍默默上前,填補自家袍澤空出來的位置。

身穿鎖子甲的無軍銜士兵則抄起各自的短槍,迅速彙聚成隊,奔赴下一個可能出現疏漏的地方。每個人的動作都身經百戰的老兵一樣嫻熟。

他們是華夏講武堂的學生兵,也是這個時代唯一一群經曆過係統軍事訓練的軍官種子。作戰能力和對戰場的適應性,遠非光憑著個人本能作戰的佘兵能比。走到哪裏,哪裏就很快化險為夷。

然而,敵軍卻不甘心失敗。很快,距離城牆外百餘步遠處,就有數不清的江浙毛葫蘆兵,用雞公車推著藤牌,分散成十幾個小隊,護大批蒙古神射手,再度衝了過來。

“轟!轟 !轟!”城頭上的火炮陸續發威,將開花彈一枚接一枚射向元軍。但效果卻非常寥寥。無論是加刻了膛線的“新式”火炮,還是沒有膛線的“舊式”火炮,準頭都非常有限。在對方刻意將陣形分散開來的情況下,大部分炮彈都落在了空地上,徒勞地炸起一團又一團濃煙。

“呯!呯!呯!呯!”,當敵軍進入到五十步範圍之內時,城牆的火槍也加入了戰鬥。但密集的子彈,卻穿透不了厚重的藤牌。轉眼間,毛葫蘆兵和弓箭手就跨過了護城河,來到了距離城牆隻有十幾步位置。(注2)

躲在藤牌後的蒙古兵彎弓搭箭,將白亮亮的破甲錐一波波地射上城頭,雖然絕大部分都被板甲擋住。但螞蟻多了咬死象,那麼密集的箭矢,總有一兩支能射中板甲和頭盔無法提供保護的地方,給守軍造成極大的困擾。

“噴子,上噴子!”副指揮使陳德衝上城頭,大聲喝令。

百餘名輔兵抬著十支粗壯的長管虎蹲炮,冒著密集的羽箭,將其探出垛口。隨即將炮口壓低,炮尾抬高,用炮身下的虎爪迅速固定。

炮長向下看了看,幹淨利索地點燃炮管尾部的引線,“轟——!”,“轟——!”“轟——!”“轟——!”....

鐵管內噴出成排的石頭彈丸,數以千計,冰雹般掃向城下的敵軍。厚重的藤牌被打得千瘡百孔。藤牌後的蒙古弓箭手和兩浙毛葫蘆兵要麼被打成篩子,倒地慘死,要麼嚇得丟下兵器,落荒而逃。

“擲彈兵,城外三尺,投!”趁著元軍攻勢出現停頓的機會,副指揮使陳德果斷地發出命令。

兩排隻穿著皮甲的擲彈兵從城牆內側站起,點燃手雷,迅速像距離城牆三尺遠的位置丟了下去。

“轟隆!”“轟隆!”“轟隆!”爆炸聲不絕於耳。正在保護雲梯的蒙元輔兵們,被炸得東奔西逃,抱頭鼠竄。

“輔一營,潑火油!!燒他娘的!”沒等爆炸聲停下,陳德又迅速下達第三道將令。

一百名壯漢抬著裝滿猛火油的木桶,快速跑到垛口旁,衝著城外的雲梯潑去。將竹子打造的雲梯和雲梯上驚魂不定的佘族武士,潑得一片漆黑。

另外一個連輔兵則高舉著火把,衝到城垛口,朝著雲梯投擲。從大食海商手裏高價收購來的猛火油,立刻被點燃。橘黃色的火焰在雲梯和人身上跳起來,快樂地飛上半空,如同一隻隻出巢的小鳥。

隻是,被它們波及的地方,就瞬間變成了地獄。佘族武士和其他蒙元士兵慘叫著,推搡著,徒勞地在身體上拍打著,試圖將火焰拍熄。然而,特意混入了硫磺粉和木屑的猛火油,隻要燒起來,就根本不可能被撲滅。凡是粘到的地方,也立刻騰起了橘黃色的火焰,明亮鮮活,美豔不可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