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收心(2 / 2)

正是秋暑未褪時節,每個人穿得都非常單薄。因此脫掉常服之後,傅友德立刻露出一身虯結的腱子肉。徐洪三羨慕地掃了兩眼,笑嗬嗬地上前幫忙,“這套軟甲分為三層,除了最外邊的一層烏鋼軟絲外,裏邊還依次襯了一層魯綢,一層棉布。即便不套裏衣,也能直接穿戴。並且還能透氣,遠比板甲涼爽!”

一邊驕傲地做著說明,他一邊飛快地上下移動手指。片刻功夫,就將傅友德給打扮了起來。正所謂人的衣服馬的鞍,新鎧甲一穿在身上,傅有德立刻好像脫胎換骨。整個人從內到外透著英氣,令旁觀者為之好生目眩。

“還有頭盔、戰靴和戰刀!”徐洪三又從近衛們手裏接過一個托盤,將其放在傅友德腳下。“大小都是根據傅將軍以前留在我們大總管那裏的尺寸配的,應該剛剛好!”

上次從朱重九那邊領鎧甲,還是去年秋天的事情。當時傅友德奉趙君用之命,帶著五千兵馬來協助淮安軍南下。自恃有功,覺得無論從朱重九手裏拿什麼東西,都理直氣壯,所以根本沒將那一套板甲當作什麼貴重之物。卻萬萬沒想到,時隔一年多,朱大總管手裏,居然還留著自己當時所選之物的尺寸,每一件,都分毫不差!

“剛好,傅某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親自上陣殺敵了。今晚有了這套盔甲,正好去為大總管斬將奪旗!”有些話,心裏知道就行了,根本不用說在明處。傅友德幹脆利落地戴上頭盔,更換戰靴,隨時準備提刀出戰。

“丁某今夜,願與傅將軍結伴而行!”丁德興也迅速吸了幾下鼻子,在其他幾名侍衛的服侍下,迅速脫掉宿州軍的常服,換上淮安軍的軟甲。

與以前擁有過的板甲相比,金絲軟甲在份量上,至少輕了七成。並且手肘、膝蓋,腰肢等處皆可以輕鬆以任何角度彎折,對靈活性的影響微乎其微,正適合他這種武藝嫻熟的猛將。穿在身上,簡直是如虎添翼。

“徐某本領低微,今夜我家大總管的安全,還要多多拜托兩位。”見傅友德和丁德興二人都換上了淮安軍的裝扮,徐洪三也不客氣,拱拱手,低聲請求。

“徐將軍放心,除非我們兩個都戰死了,否則,絕不會讓人傷到大總管一根汗毛!”傅、丁二人鄭重點頭,回答得異口同聲。

到了此時,他二人所想的,已經不是今夜的跨海奇襲能不能得手了。而是無論遇到任何情況,都不辜負徐洪三的請托,不辜負朱總管這番國士之禮。畢竟全天下找不到第二支淮安軍,也找不到第二個,匆匆見過幾麵,就敢把性命交給自己的英雄。

“那徐某就不多廢話了!”徐洪三上上下下打量了二人一番,笑著點頭。“今天船開得有點兒快,差不多再有半個時辰左右,咱們就能進入膠州海灣。屆時,十五艘戰艦會一道搶灘,請二位將軍務必做好準備!”

說罷,又將右手舉到額頭邊,衝傅、丁二人行了個怪模怪樣的禮。然後轉過身,帶領著一眾近衛快步離去。隻留下地上的舊衣服和舊靴子,東一件,西一件,淩亂的擺在二人眼前,好像二人先前的心情。

“這身金絲軟甲,穿起來很舒服。”傅友德沉默了片刻,彎腰將自己的舊衣服和舊靴子一件件拾起來,仔仔細細擺在了徐洪三留下的木托盤中。無論過去在徐州軍中有多少遺憾和輝煌,今後都像這些舊衣服和靴子般,跟他傅友德徹底無關了。他現在不是宿州軍的棄將,而是淮揚大總管帳下一卒,隻要大總管旌旗所指,就會奮勇向前,百死而不旋踵。

“這刀也不錯!丁某使著正順手。”丁德興笑了笑,順手抄起徐洪三留下來的秋水雁翎刀,於燈光下慢慢擦拭。(注1)

刀也是全新的,用的是淮揚工坊特有的冷鍛技術。刀身長四尺,柄長七分,二分寬窄的刀體呈均勻的三角型,正反開刃,上麵還鍛壓出了四條血槽。一看,就是削鐵如泥的神兵利器。

在刀身下部靠近橢圓形刀鐔位置,則清晰地銘刻著四個銀鉤鐵畫的漢字,“還我河山!”

注1: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南宋軍器監開始新造一種刀類兵器,因其形如大雁的翎毛,故命名為“雁翎刀”。刀長在90cm上下,寬4cm,從刀身三分之二處向上彎曲。正麵全刃,反麵從首部向下開刃十五cm左右。有兩至四道血槽不等。為軍中利器,民間禁止製造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