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血祭 (上)(2 / 2)

至於在尋找芝麻李後人這件事之上,還能不能附帶一些其他東西,就隻能意會不可言傳了。反正蕭縣弟兄們拚死拚活打下的基業,不能稀裏糊塗地就落進外人手中。

“唐大師,李大哥的身後哀榮之事,還得拜托您多多費心。我們兄弟幾個,都是教中子弟。李大哥生前,侍明尊也極為虔誠。”幾句話拉攏住了彭大和潘癩子,趙君用又抹了把臉上的血,將目光對準了大光明使唐子豪。

大光明使唐子豪雖然不在八人之內,但他跟趙君用等人的關係,也遠比跟朱重九這個第九人好得多。聽了趙君用的話,立刻揉了揉眼睛,悲悲切切地回應道:“那,那是自然。以大,總管對教中的貢獻,唐某當然要好好送他一程。剛才,剛才朱總管也曾經說起過,讓唐某,唐某按照尊者之禮,為大總管誦經七日。隻是,隻是剛才朱總管曾經發下宏願,七天之內,必以元軍一上將之血來祭奠大總管。按照教義,此乃對著大總管在天之英靈發下的開口誓,若不兌現,恐怕會令大總管去朝見明尊的路上,去朝見明尊的路上,也有些,也有許多羈絆!”

在朱重九的治下,明教向來得不到任何特權。即便教中宿老來淮揚公幹,官府也從沒出麵接待過,更甭說像別的地方那樣,奉上大筆大筆的金銀細軟,以供傳播教義了!因此,明教上層,也早就對朱重九極為不滿,隻是始終找不到合適發作機會罷了。

如今趙君用等人主動送刀子上門,唐子豪豈有不接之禮?立刻,就把朱重九傷心過度之下,所說的義憤之言給挖了出來。

想到這兒,趙君用的眼神又是一閃,再度哽咽著說道,“給大總管報仇,也不是朱總管一個人的事情。但事關大總管能否位列仙班,我等自然會記得從旁催促,免得朱總管軍務繁忙,說過的話,轉眼就給忘記了。”

“他敢!”彭大把通紅的眼睛一瞪,咬著牙發狠。“大總管所有東西都給了他。他要是說了不算,休想讓老彭聽他的調遣。”

“嘿,俺小潘就在這裏看著!”潘癩子撇了撇嘴,滿臉憤怒,“七日之內,咱們就知道他以前是在糊弄李大哥,還是真心實意!”

“是啊,這麼多雙耳朵聽著呢!”周圍幾個蕭縣起義時就跟在芝麻李身邊的“老資格”,互相看了看,也紛紛開口。

在他們看來,但芝麻李臨終前將整個東路紅巾交托給朱重九的舉動,卻實在有些不公平。論資格,趙君用、彭大、潘癩子和毛貴等人,誰不比朱重九來得老?論威信和戰功,四人這兩年也曾經多次將官兵打得屁滾尿流。雖然眼下朱重九的實力最強,那也是他朱重九偷奸耍滑,故意將隊伍拖在了後邊的緣故。如果淮安軍主力當初也去了睢陽,洪水一來,未必能比別人多剩下多少。

然而,以芝麻李的威望和仁德,大夥也不好在他屍骨未寒之際,公然推翻他的遺命。那樣非但會令天下豪傑恥笑,也得不到城中大多數非淮揚派係的紅巾弟兄支持。

所以,想要讓朱重九當不了大夥的共主,隻能采用各種迂回的方式。比如抓住他在芝麻李遺骸前的激憤之言做文章,逼著他去兌現。而一旦他兌現不了承諾,就是蓄意欺騙死人。既然他朱重九連已經死去的芝麻李都會欺騙,那他在芝麻李生前的種種行為,則更是包藏著許多不良居心。如是種種,日削夜割,用不了太久,朱某人的形象就會轟然倒地。不用大夥去搶,他自己也隻能將李大總管留下的印信拱手交出來了。

“李大哥,想當年,你帶著我們兄弟幾個,以兩筐芝麻燒餅起兵.....”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趙君用再度撲回芝麻李病榻前,且泣且訴,眼淚混著血水從臉上滴滴答答往下流。

火已經成功點起來了,不用再燒。再燒,就過而不及了。眼下脫脫在淮河和黃河對岸,駐紮了大軍三十餘萬。而朱屠戶能調動的,不過是淮安四個軍,滿打滿算十萬來人馬。除非他豁出身死名滅,主動帶兵過河找脫脫決戰,否則,怎麼可能,在七天之內殺掉一名元軍大將?而一旦因為他朱某人的承諾兌現不了,導致了芝麻李無法順利如期下葬的話,屆時,無須任何人煽動,憤怒的紅巾弟兄,就能用吐沫星子將他活活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