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黃河賦 (下 三)(2 / 2)

更多的三角形指揮旗,從指揮使、旅長、團長的座舟上,陸續升起來,將命令傳達到隊伍最後的十艘大船上。

接到命令的團長徐一不敢怠慢,立刻將麾下的船隻分散開,沿著寬闊的水麵四下搜索。遇到在樹枝上或者丘陵頂部避難的百姓,就迅速接上大船。然後再集中到一艘原本用來運糧食的巨大貨船上。

待一艘貨船裝滿了人,就立刻返航,將百姓送往睢寧。

其他船隻,則奔赴下一片未知水域,繼續搜索,盡可能救助更多的人。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

由於今年春末雨水充足的緣故,這次黃河決口,受災的麵積相當大。從房村一直到徐州,僥幸沒被洪水吞沒的村落,寥寥無幾。

即便是這些幸免於難的零星村落,也成了被洪水所包圍的孤島。如果不抓緊時間運進足夠的糧食,或者組織百姓撤離的話,肯定會有人要活活餓死。

而徐州城本身,倒是因為以往常年受災,排洪設施齊全的緣故,並沒有被洪水給完全吞沒。但城內的街道上,水深也達到了三尺多。

大量的土坯房屋已經被河水泡塌,淹死的牲畜和人的屍骸,順著水流漂得到處都是。趙君用留在徐州的心腹李慕白雖然用盡的全身解數,卻也隻能保證城牆和府衙不被衝垮,對城內外的其他險情一籌莫展。

偏偏對岸的元軍還要趁水打劫。不停地派遣通水性的士兵,乘坐小船和木筏子衝到徐州城外,對逃難的百姓痛下殺手。搶劫財物,掠走婦女,當著百姓的麵兒殺死老人和小孩,並且樂此不疲。

所以當朱重九帶領救援艦隊趕到的時候,第一件事情不是救災,而是驅散過河來打劫的散兵遊勇,維持徐州城內外已經瀕臨崩潰的秩序。

好在他帶來的船隻足夠多,而北岸的元軍當中,會駕船和遊泳的士卒又相當少,所以雙方在水麵上打了幾仗之後,倒也很快就分出了勝負。

元軍再也不敢過河來搗亂,但淮安軍也沒有力量向北岸發動進攻。脫脫手中的大炮雖然笨重,數量卻非常充足。隻要淮安軍的戰船一靠近岸邊,就會同時被數十門火炮盯上,根本沒有搶灘登陸的機會。

如此一來,雙方倒也劃分出了一個水麵疆界。

黃河主道以北區域,盡在蒙元的火炮射程之內,淮安軍輕易無法進入。而黃河南岸,包括徐州城在內的,無邊無際的黃泛區,則暫時屬於紅巾軍的控製範圍。在洪水徹底退去之前,蒙元的力量,暫時無法染指。

於是乎,朱重九就有了幾天喘息的時間。一麵命令麾下將士進城,協助徐州知府李慕白和一幹留守官吏從倒塌的房屋裏邊拆下房梁和椽子,趕製木筏,運載災民離開徐州,暫時到下遊的磐石山,睢寧,宿遷等地安置。一麵派出大量船隻,分散搜索周圍區域,打探徐達、芝麻李和趙君用等人的消息,同時將幸存的百姓和將士先搭救到徐州,然後再想方設法向下遊轉移。

然而,跟徐州城裏急需轉移走的百姓數量比起來,原本還算充裕的船隻,立刻就捉襟見肘。

與揚州城那邊背著幾十萬張嘴前進的窘迫情況不同,趙君用的徐州,並不缺糧食。所以這一年多來,此公廣納天下豪傑,請他們帶著家眷前來效力。導致徐州城的人口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膨脹,如今總規模已經超過了五十萬,絲毫不亞於去年的揚州。

朱重九一麵要組織船隻從徐州往黃泛區外疏散人口,一麵還要指揮弟兄們不停地從被洪水圍困的村寨中解救災民,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

偏偏有些人到了這種時候,還不安分。為了能多帶一點兒家財,或者比別人早一刻離開,不惜使用任何手段。每天在登船的地方,打架鬥毆的事情都時有發生。給維持秩序的士兵們塞好處請求通融的情況,也屢禁不絕。甚至有人用盡各種手段,直接把關係走到朱重九的大總管臨時行轅裏。

“讓他給我滾!如果你再敢給他們幫忙,就別怪老子不念當年的交情!”朱重九一聽,就火冒三丈,衝著替人說好話的李慕白大聲斥罵。

“別,別,千萬別!”徐州知府李慕白第一次見了朱重九的麵兒那天,就被火藥給嚇尿了褲子,留下病根兒到現在還沒痊愈。因此看到朱重九瞪起眼睛,立刻舉起手來,賭咒發誓,“卑職,卑職可以向,向彌勒佛陀保證,卑職絕對不是收了好處,才替他討要艙位。卑職,卑職是聽他說,他知道,知道徐達將軍的可能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