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跬步 (上)(2 / 2)

“可不是麼,如果大總管是粗胚,天下還有幾人不是白丁?!”

“還有那火炮和火銃,練兵之法,誰要是能弄出一項來,黃某這就跪下給他磕頭!”

“就是,有本事他們也弄出個股本票子,點石成金!”

.....

眾文武立刻齊齊搖頭,冷笑著附和。

他們可不知道,朱重九當初喝醉了吟出的那闕《沁園春》,是從另外一個時空抄來的。隻覺得能寫成如此絕妙好詞的人,肯定是滿腹經綸。至於這滿腹經綸從哪裏來,來得是否合理,就沒人考慮了。畢竟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神鬼之事,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自家總管天命所歸,被天上神佛一夜灌頂,也極有可能!

“別管時下的人瞎嚷嚷,咱們盡管低頭做事。千秋功過,自有後人評說!”朱重九被大夥捧得頭腦發熱,一張嘴,就又來了一句另一個時空的名言,“要是將來咱們敗了,非但我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粗鄙屠戶,連帶著你等,恐怕要麼是目光短淺之輩,要麼是貪婪好色的無恥之徒,誰都留不下什麼好名聲。連帶蒙古人殺人屠城的肮髒事兒,都得硬安到咱們頭上。可要是咱們日後真的成了大事,眼下種種特立獨行,就成了遠見卓識。哪怕放過屁,也變成香飄滿園了!”

“哈哈哈哈哈哈!”眾人再度捧腹,一邊笑,一邊擦各自的眼角。在拿下揚州之前,大夥誰曾敢想過身後之名? 能走一步看一步,戰戰兢兢地將眼前日子過好,不成為朝廷和其他友軍的刀下之鬼就不錯了,哪敢考慮其他?而如今,每個人心裏卻多了一份期盼,多了數分自信,總覺得這將來天下,未必不姓朱。自己這些人,未必不能名標淩煙!

心裏的目標高了,做事的熱情自然也就多了起來。於是乎,趁著眼前的熱鬧勁兒,眾人又紛紛開口,將最近正在做和需要做的事情,逐個梳理了個遍。有些先前已經做得差不多的,自然又將標準主動拔高了數分。一些先前沒考慮到,或者沒來得及考慮的,自然就從現在開始提上了日程。

朱重九這個人向來勇於納諫,隻要大夥說得事情在理,就一股腦地應承下來。有些提議未必合理,或從眼下角度看稍微著急了些,也吩咐幕僚們記錄在案,以備將來需要時參考。眾人見他如此,熱情愈發高漲,從軍政農商各個方麵,凡是能想到的,都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除了逯魯曾一個人是老頭子之外,其他文武要麼年紀輕輕,要麼出身於社會底層,誰都沒有過當官的經驗,思路也不受傳統框架束縛。因此很多奇思妙想,都相當具有開拓性。偏偏朱重九腦子裏,又充滿了來自另外一個時空的參照坐標,因此很容易就分辨出眾人的設想裏,那些目前能夠適用,哪些是開曆史的倒車,將其去蕪存菁。說著說著,一幅全新的藍圖,就緩緩出現在大夥眼前。包含了許多另外一個時空很多工業革命初期的鮮明特色,而又根植於這個時空的曆史與科技現實,從上到下,都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光是寫在紙上沒有用,做起來後,才知道其好壞。就像當初都督的練兵方略,寫出來就那麼幾招,但做過了之後,才知道到底精妙在哪裏,哪裏還需要再調整,改進!”蘇先生用包金拐杖在地上頓了頓,做大聲做總結性發言。

他這幅形象,倒有後世總設計師的幾分神韻。讓實踐來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騾子是馬,拉出去遛一下再說。

眾人聽了,齊齊稱是。然後再群策群力,將綜合出來的藍圖,細分職責,重新落實到相應部門。到最後,八局一院,幾乎每個關鍵部門,都分到了一大堆任務。有遠期目標,有近期必須完成的,林林總總,足夠每個人都從年初忙到年底。

“一切從這裏開始!”望著眾人擦拳磨掌的模樣,朱重九有些誌得意滿。從現在起,淮揚三地,算是完全走上了一條與曆史不同的路。至於這條路最後通向什麼地方,我不知道!至少,它會比原來的曆史更好。

隻因,我曾經來過!

注1:宋克,明初書法家,家中豪富。但義氣任俠,交遊廣闊。元末時曾經試圖起兵造反,敗露後在金陵、會籍等地流竄。帶風聲平息後回家閉門讀書。張士誠曾經重金禮聘他出山,但他不看好張士誠的前途,沒有應募。因為性格關係,在明初入仕後,官場上也不得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