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路(2 / 2)

“那是自然,戶部會定期考核他們。有了功績,推薦者也臉上有光。如果屍位素餐的話,就隻能按照規矩罷免了。屆時,老夫也不會看在他是誰推薦來的份上,就多留幾分情麵!”

“若是真想替咱們淮揚大總管府效力,卻在才能方麵稍有欠缺的話,可以先入府學就讀!學局這邊按月供應米糧和書本、衣服!”祿鯤怕自家父親犯了眾怒,立刻出言補充。

他們三人兩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倒也讓大夥說不出什麼話來。畢竟淮揚大總管府今後走得越遠,才越附合大夥的利益。正在奮發向上的時候,傻子才會拖自己人後腿!

“不光是來做官的,如果想找個地方潛下心來做學問,或者開書院,朱某也一定倒履相迎。別的不敢保證,給每個書院定期撥一筆金銀,應該還是有的。咱們淮揚大總管府,如今,最不缺的可能就是錢了!”唯恐大夥被逯魯曾和蘇明哲兩個打擊得失去了積極性,朱重九又及時補救。

話音落下,議事廳裏邊登時爆發出一陣會心的大笑。所有人,無論軍隊上的,還是文職官員,都絕對不會否認,自家主公在弄錢方麵,絕對堪稱天下第一。

且不說以供貨緊張為名,越賣越貴的四斤炮,就是水泥、香皂等物品,如今也能讓大總管府日進鬥金。再加上不斷翻著跟頭往上漲的淮揚商號股本票子,整個大總管府,被稱作金子打出來的也差不多。

所以拿出些錢財來,襄助一些名人來揚州開書院,根本不會對大總管府的財政造成什麼負擔。相反,通過讚助這些遠道而來的名士騷客,還能給外界製造淮揚大總管府尊儒敬賢的印象,讓大總管府與其他紅巾勢力比較起來,愈發顯得鶴立雞群。

好名聲這東西,雖然表麵上看來,在這個亂世當中起不到任何作用。但事實上,潛移默化的威力卻非常巨大。比如眼下的淮安軍,與任何敵人作戰,對手一旦見到大勢已去,都不會做困獸之鬥。無他,朱佛子不殺俘虜的名聲早已傳揚開了,凡是手裏有著三吊五吊餘錢的,隻要放下武器,就有機會自贖自身,何必非要一條道走到黑?更何況了,即便沒錢贖罪,隻要不是像張明鑒那樣罪大惡極的話,還可以通過做苦工來抵賬呢。也就是三五個月的光景,隨便熬一熬,就可以獲釋了。走的時候據說還能拿到一筆遣散費,又何樂而不為?

此外,因為名聲好,底層百姓,對淮安軍也非常擁戴。前一段時間落網的奸細,還有陰謀暴露的士紳,有七成以上,都是被老百姓們偷偷揭發出來的。這讓大總管府在鞏固政權方麵,無疑省去了很多力氣。同時也讓各級官吏和將佐,對自己的未來,越發充滿了信心。

有道是,不怕見識短,就怕沒見識的機會。當發現好名聲所帶來的巨大紅利之後,無論是黃老歪,蘇先生,還是後來科舉入幕的陳基,羅本等人,如今都開始本能地維護淮揚係的整體形象。所以對於資助書院這種給讀書人漲臉麵的事情,他們是一百二十個讚成。

“家師,家師當年有位好友......”深深吸了一口氣,揚州知府羅本壯著膽子說道,“是個當世大才。天文地理,曆法術數,幾乎無一不精。隻是,隻是此人以前,以前.....”

“不用隻是,隻要他肯來,你盡管寫信去請便是!至於他以前做過些什麼,隻要不傷天害理,都是無所謂的事情!”唯恐羅本有所顧慮,朱重九非常爽快地打斷。

因為傍晚剛見過施耐庵和沈富,他對羅本推薦的人,充滿了期待。而後者也沒讓他失望,很快,就收拾起心裏的忐忑,拱了下手,大聲補充道:“他以前做過蒙元那邊的官,但是因為不肯跟別人同流合汙,所以一直都鬱鬱不得誌。最近臣聽恩師說,他剛剛從杭州那邊逃出來,正找不到去處。如果能請到揚州來,無論進入大總管幕府也好,自己開書院也好,總比便宜了別人強!!”

“做過蒙元那邊的官?”朱重九稍有猶豫,然而看到逯魯曾,就立刻下定了決心,“無妨,隻要他肯來就行。你盡管給他去信。此人叫什麼名字?在士林當中聲望很高麼?”

“他叫劉基,字伯溫,是元統元年進士!”羅本想了想,正色回應。(注3)

注1:關於張獻忠屠蜀的事情,流傳甚廣。有人居然信誓旦旦地記載,被殺六萬萬,也就是六億。而當時中國總人口,不過一億出頭。

注2:上文中,把吏局和戶局的關係弄混了。負責選拔人才的應該是吏局,不是戶局。已經改了過來。

注3:本章和上一章,都是朱重九的一些感悟。稍顯淩亂,但不能忽略,大夥如果不喜歡,盡可以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