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寶物(2 / 2)

不過在玻璃的生產製造方麵,他還是花了一番力氣的。這東西在中國出現得時間其實非常早,最遲不會晚於漢代,在大元朝的頂級富豪家裏,也不難見到。但截止他開始嚐試燒製玻璃這一刻,中國的工匠依舊沒能攻克玻璃的脫色和壓製問題。所以無論是朝廷的罐玉局,還是民間的藥玉窯,燒出來的都是五顏六色的一團玻璃原坯。非但顏色完全靠老天來決定,其渾濁程度,也往往令人扼腕。所以往往隻能被雕琢成一些價格不菲的飾物和擺設,大戶人家看不上,普通百姓高攀不起,地位非常尷尬。

朱八十一的另外一個世界的記憶裏頭,有關玻璃生產的內容也不多。但基本脈絡卻非常清楚。除了用焦炭產生的高溫,讓原料融化得更徹底之外,在材料篩選方麵,也盡量避免了雜質較多的石英砂,而采用了造價相對高昂的純淨石英石,手工挑選無色大塊,然後研磨成粉入爐。反正玻璃這東西在短時間內,注定要走中高端路線,成本方麵的少量增加根本不需要考慮。

至於最難解決的除濁和脫色問題,則又采用了當初試製火炮時所采用的方法,給出個大方向,然後帶領著工匠們,分多組公關,不計成本的反複實踐。如此不計成本所生產出來的原坯,殘留的礦物顏色已經非常淡,透明度也基本上不輸於從海上運來的“大食玻璃”。用以壓製玻璃杯,玻璃板和其他玻璃物件,基本上能算達標。但距離朱八十一所了解的石英玻璃,還是存在一定差距。

於是乎,他又將各組工匠們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數十種配方,重新篩選分類,劃分方向。將能生產出彩色玻璃液的工藝,幹脆向更絢麗方向發展;將已經接近後世無色玻璃的生產工藝,則精益求精。再加上後世已經嚴禁使用的,但在三無企業中廣泛流傳的白砒霜,一種高能耗,高汙染,高成本的石英玻璃,終於出爐。

由於質量不穩定的關係,每批次當中的不夠純淨的部分,自然就回爐去做各類器皿。達到標準的部分,則挑選出來用作製造鏡子和其他一些一些秘密用途。然後再經過幾天的精心準備,一場堪稱完美的玻璃產品展銷會,終於大功告成。

又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朱八十一當然是神清氣爽。然而才從展台旁離開十幾步,老進士逯魯曾,卻已經鐵青著臉迎了上來。

“主公欲以墨家之術逐鹿天下乎?臣老,不堪隨侍左右,特來向主公乞骸骨!”還沒等朱八十一主動打招呼,老夫子劈頭蓋臉就來了一大串。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已經過了七十歲的他,絕對已經算是風燭殘年。因此對個人生死榮辱已經看得不是很重。僅剩下的希望,就是看看自己挑選出來的孫女婿,這輩子到底能走多遠,到底能給孫女帶來怎樣的榮耀和幸福。

所以對於最近這段時間,朱八十一把大事小事都推給自己和蘇明哲等人,一頭紮進了作坊裏擺弄玻璃的行為。老夫子心裏非常不滿。在他看來,雖然火炮和火槍,能以最快速度,將淮安軍戰力推到了當世無雙的地步。但製器一道,依舊是小術。真正可以用來駕馭天下的,依舊是已經從西漢傳承到現在,並且被曆史證明切實可行的儒家絕學。

不過,朱八十一隻是從侍衛手裏拿出了一個小小的物件,就徹底把老夫子弄沒了脾氣。那是由兩片頂級玻璃經過雕琢磨製而成的小東西,鑲嵌於玳瑁做成的框子內,左右還各有一個架子。支在耳朵上,立刻變成了逯魯曾的另外一雙眼睛。將早已模糊了多年的外部世界,瞬間變得無比清晰。

“此物乃為老花鏡,是孫婿在工坊裏偶然所得!特拿出來孝敬您老!”趁著逯魯曾被突然恢複清晰的眼前世界嚇了一跳的時候,朱八十一笑著說道。

然後,迅速繞過老夫子,快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