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也正如他所料,朱八十一如今果正為揚州城的事情頭大如鬥。六十多萬人,每人就算每天隻給兩碗粥喝,也得七八萬斤糧食。況且如今正值會江北地區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長時間吃不飽肚子,肯定會有老弱捱不過這個冬天。而因為看不到希望,難民當中那些身強力壯的年青人,也會變得越來越難以控製。據張九四和王克柔倆人報告,眼下揚州城的廢墟中,已經有很多遊手好閑者開始從其他難民手中搶掠僅有的一些衣服和財物,並且存在愈演愈烈的趨勢。如果不加以妥善解決的話,弄不好,一場規模不小的民變就會發生。
這回,他們造得可不是大元朝的反,而是直接將刀鋒指向了淮安軍。淮安軍無論是鎮壓,還是讓步,都會落個灰頭土臉。
而妥善解決,談何容易?把那些帶頭欺負人的家夥處以極刑,隻能起到一時威懾效果。長時間看不到希望,就會有更多的人跳出來,鋌而走險。
張明鑒等人所點起的大火,不但毀壞的是幾萬間木屋,幾百間雕梁畫棟。他一把火,燒掉揚州城中絕大部分人的活路。那些在鄉間有親戚的,還可以考慮去投奔,捱過一段時間,然後找機會東山再起。那些純粹的城裏人,根本看不到未來在何方!
不像徐州、宿州等地,城中人口少,周圍還有大塊大塊的農田。隻要把農田的原主人,蒙古和色目老爺驅逐,就可以將土地分給流民。揚州城的獨特之處在於,城周圍根本沒有那麼多的無主之地。即便全都充公,城裏的百姓每家也分不到多少。並且城中的絕大多數百姓,根本就不會伺候莊稼,讓他們去土裏刨食兒,還不如直接把他們推河裏淹死。
換句朱大鵬那個時代的話來說,元代的揚州城,就是一座超大規模的工商業城市。依靠商業、船運、瓷器、漆器和大規模的紡織作坊,就能養活起上百萬人。而現在,所有店鋪和作坊都被張明鑒給燒了,碼頭上的船隻也都被兩個蒙古王爺卷去了廬州。留下的隻有一片廢墟,自然是百業凋零,大夥想給人幫工,都找不到雇主。
“要不我現在就提兵去江南走一遭?”人被逼急了,就本能地想鋌而走險。朱八十一自己也是如此。與揚州一水之隔,就是鎮江。如果能殺過去,搶下一塊落腳地。自然就能安置下足夠的難民,也能從朝廷的官倉裏搶到一些糧食應急。
“不可!”話音剛落,逯魯曾和徐達二人同時站出來反對。“距離淮安太遠,彈藥供應很難跟得上!”
“江南冬天多雨!雨天與敵人交手,等於以己之短,擊敵之長!”
二人說話的角度不同,卻都打在了淮安軍的最關鍵處。火器的威力雖然巨大,但缺陷也一樣明顯。首先,其對後勤的依賴,是原來的數倍。沒有了火藥和彈丸,火槍和大炮,威力都抵不上一支白蠟杆子。而火槍、火炮所用的彈藥,眼下隻有淮安的才能出產。距離越遠,運輸的難度越大。每次補給所需時間也成倍增加。
此外,沿江地區,冬天一場雨下半個月,是很常見的事情。沒有了火槍火炮,淮安紅巾的戰鬥力就至少降低一半兒。在剛剛經曆了數場大戰,幾個月沒得到有效休息的情況下,再冒險對江南發起進攻,無異於讓弟兄們去送死!
“末將以為,我軍眼下不宜,將戰線拉得太長。首先是補給困難,其次,從前一段時間的情況看,我淮安軍的火器戰術,有很多問題。帖木兒不花叔侄均無拚命之心,所以我軍才能勢如破竹。而萬一遇到一個知兵,且勇於拚命的。這場仗,未必像以前那麼容易打!”沒等朱八十一做出反應,劉子雲迅速上前補刀。
注1:天完政權設有蓮台省,相當於蒙元的中書省。彭瑩玉為蓮台平章政事,地位等同與丞相。
注2:李密帶著王伯當投降李淵之後,因為他在瓦崗舊部中影響力太大,很快就受到了李淵的猜忌。不得已再度叛逃,被唐軍追上,與王伯當二人一起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