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華夏(上)(2 / 2)

見到他鮮血淋漓的模樣,妥歡帖木兒忽然變得心軟。愣了愣,大聲咆哮,“來人啊,進來幾個人啊。都死了麼?進來扶起樸大伴。傳太醫,傳太醫進來,給他治傷!”

屋門口,立刻呼啦啦跑進了一大堆太監宮女。七手八腳地上前攙扶起樸不花,拿起棉布手巾替他擦臉。

“不要,不要太醫!”樸不花艱難地趴在一名小太監的肩膀上,用力朝妥歡帖木兒晃動手絹,“陛下,真的不要太醫。奴婢,奴婢受得,受得住。”

“不要太醫?”妥歡帖木兒又是一愣,旋即明白樸不花是不想讓剛才自己的瘋狂舉動被更多人知曉。心中頓時覺得一暖,說話語氣也變得愈發柔和,“蠢貨,你怎麼不躲!你剛才怎麼不躲遠點兒啊?朕,朕就是這個脾氣,你躲遠點,過一會兒回來就沒事了,你怎麼不躲啊!”

“陛下。雷霆雨露,都是君恩。況且,況且奴婢自小就跟著您,知道,知道該如何讓您心情盡快好轉起來。奴婢,奴婢已經習慣了。這幾下,這幾下奴婢真的受得住!”

“朕,朕......”樸不花的種種好處,立刻湧上了蒙古皇帝妥歡帖木兒的心頭。的確如後者所說,他小時候受了委屈,唯一,也是最佳的出氣方式,就是把此人痛打一頓。從七歲一直到現在,二十四五年下來,挨打的和打人的,都成了一種習慣。

想到這兒,妥歡帖木兒再也無法忍受發自內心深處的負疚。把牙一咬,衝著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名太監命令,“劉不花,替朕擬旨。監門將軍樸不花伴君多年,忠心可嘉。加榮祿大夫銜,賞大都郊外糧田一萬畝......”

“萬歲,不可!”樸不花立刻又跪了下去,重重叩頭,“國事艱難,奴婢,奴婢不敢領如此厚賞。請陛下收回成命,將,將萬畝良田,賞給有功將士吧。奴婢,奴婢能日日見著陛下,就已經,就已經足夠了!”

“你這不知道好歹老狗!”妥歡帖木兒橫了他一眼,笑著罵道,“封你做榮祿大夫,是讓你多風光一下。誰說讓你真的出宮去做事情了。你要是出了宮,朕和皇後兩個,讓誰來伺候?趕緊給朕滾起來,朕的賞賜,既然給出了就無法收回,你不能不要!”

“謝,謝陛下隆恩!”樸不花跪在地上,重重磕頭。其他大小太監則個個滿臉羨慕。

挨了一頓打能換回個從一品散職,這頓打,無論如何都挨得過。況且樸不花雖然看起來被打得很狼狽,事實上,血多為從鼻子和嘴巴流出來的,根本沒受什麼內傷。完全為了讓打人者感到痛快,才將血漿塗得到處都是。

發泄了一通肚子裏的怒氣,又顯示了一下皇恩浩蕩,妥歡帖木兒的心情,終於平和了下來。走到樸不花身邊,一把搶過後者始終沒有丟下的盟書手抄本,大聲說道,“你先滾遠點兒,省得朕一會再揍你。這混賬玩意,朕自己來看。朕倒要看看,那朱屠戶的嘴巴裏,還能吐出什麼象牙來!”

說著話,他用衣袖胡亂在盟書上抹了抹,凝神繼續觀看。隻見幾片模糊不清的血跡之下,有工筆小楷寫著,“如是七十二載,惡行流罪,罄竹難書。我江北義士,不堪其辱,遂揭竿而起,以圖光複。誓驅逐韃虜,整山河於淪喪,斬除奸佞,救萬民於水火。然聖人未出,群雄無首。慮有宵小之輩趁機挑撥,使兄弟鬩牆,豪傑飲恨。特會盟於高郵,約為此誓。

誓曰:吾等起義兵,誌在光複華夏山河,韃虜未退,豪傑不互相攻殺。有違背此誓者,天下群雄共擊之。

誓曰:吾等起義兵,誌在逐胡虜,使民皆得其所。必約束部眾,無犯百姓秋毫。有殘民而自肥者,天下群雄共擊之。

誓曰:吾等起義兵,誌在平息暴亂,恢複漢家禮儀秩序。必言行如一,不做狂悖荒淫之事。有以下犯上,以武力奪其主公權柄者,天下群雄共擊之。

誓曰:我等起義兵,誌在鏟除不公,匡扶正義.......

誓曰:我等起義兵......

注1:入夷則夷,入夏則夏。華夏人到了外國,則為外國人。外國人竊取了華夏政權,也是華夏人。此語出自元代漢奸儒者許衡,本意是替蒙古當權者,尋找非外來政權的依據。後世以訛傳訛,認為是孔夫子所說,實在是冤枉了孔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