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胡大海居然識字(2 / 2)

困惑歸困惑,他們兩個卻不想冷了胡大海和耿再成的心。想了想,雙雙開口補救,“在下吳佑圖(徐洪三),見過兩位英雄!”

“不敢,不敢!”胡大海和耿再成二人,立即跳開半步,拱手還禮,“我們兩個待罪之身,豈敢在兩位將軍麵前妄稱英雄?!折殺了,真的是折殺了!”

“兩位英雄不必客氣!”吳良謀好歹也算是個將門之後,知道怎麼跟對方打交道。因此主動承擔起重任,“方才在疆場之上,兩位英雄的身手吳某可是親自領教過。佩服,吳某真心佩服!”

“吳兄弟的身手也相當不錯!”胡大海和耿再成二人果然吃這一套,立刻笑了起來,先後大聲回應,“還有這位徐將軍,當時可真殺得我們兩個手忙腳亂。”

“是啊,要不是兩位將軍後來手下留情。老胡跟我早就交代了!”

“哪裏的話,要交代,也是我跟徐三哥先交代!”吳良謀也裝出一幅武夫模樣,大笑著搖頭。“當時我們三個人打一個,都差點不是胡大哥對手。算了,咱們不提這些。俗話說得好,不打不相識。在下就是黃河北麵的吳家莊人,賤名良謀,表字佑圖。今後戰場之上,還請兩位哥哥多照應。”

說著話,又是恭恭敬敬的長揖及地。

“在下胡大海,字通甫!虹縣人!”

“在下耿再成,字德甫!鳳陽人!”

胡大海和耿再成見此,也跟著重新做自我介紹。三個人互相見了禮,直起腰,目光再度相對,於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了淡淡的善意。

“吳兄弟還沒行冠禮吧,怎麼這麼早就有了表字?!”

“嗨,甭提!家父原本想讓小弟讀書考科舉,就送去紫陽書院讀了兩年,所以就早早請恩師賜了表字。隻可惜小弟不是那塊材料,一直沒讀出什麼名堂來。”

“怎麼會沒有名堂?!若沒有名堂,朱都督豈肯想就不想,就將這俘虜營完全托付給你?!但不知令師是哪位大賢,能教出吳兄弟這文武皆通的全才?!”

“嗨,說起來令師門蒙羞了。吳某的授業恩師乃是楓林先生。隻是吳某學藝不精,不敢冒稱是他老人家弟子.....”

“原來是楓林先生門下,怪不得......!”

三個將門之後,倒也能找到許多共同話題。談談說說,就將彼此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不少。那胡大海貌似粗豪,實際上是個心思極其仔細的。看看跟吳良謀混得熟了,便又向對方施了個禮,非常恭敬地說道:“吳兄弟,哥哥初來乍到,不懂紅巾軍的規矩,其他很多事情都兩眼一抹黑。往後若是有什麼做得不妥當之處,還請吳兄弟多多指點一二!”

“胡大哥這是什麼話?!”吳良謀微微一愣,旋即笑著回應,“咱們三個一見如故,還用如此客氣麼?況且紅巾軍這邊,規矩其實簡單得很。歸結起來大體上隻有三條,不濫殺無辜,不劫掠婦女,不奪人財物。隻要這三條不犯,其他都沒什麼關係。特別是咱們左軍,朱都督待人最寬厚不過。平素你跟他說幾句混話,或者偶然遇見了,忘記給他行禮,他都不會跟你較真兒。更不會動不動跟你論什麼長幼尊卑!”

“不殺,不掠,不奪!想當年,高祖入鹹陽後的約法三章,也不外如此!”胡大海聽聞,微笑著輕輕點頭。“胡某也知道朱都督是個大度人,否則,就憑我跟耿五兩個今天早晨試圖下手殺他,他也早就砍了我們兩個的腦袋。”

“是啊!為了讓老胡安心,他還把自己剛剛塗過的藥粉,交給老胡一起用。所謂解衣推食,也不過如此!”耿再成反應也不慢,察覺到胡大海在套吳良謀的話,連忙笑著於一旁幫腔。

“這二位可是理解差了!”吳良謀搖了搖頭,笑著否認,“朱都督把他的藥粉給胡大哥用,絕沒有故意安撫你的意思。他這個人,大事上極為有眼光,小事兒上卻總是稀裏糊塗。他把藥粉遞給胡大哥,僅僅是覺得藥粉好用而已。當時肯定沒想到其他任何事情。不信以後你們兩個可以悄悄找別人核實,咱們家都督,是不是像我說的這樣一個人?!”

“胡兄,耿兄,你們兩個真的別想太多!”見胡大海和耿再成滿臉愕然的模樣,吳良謀心中得意,笑了笑,繼續補充,“咱們家都督,跟你以前見過的任何人都不一樣!你越是小心翼翼跟他相處,他越是拿你當外人。相反,你放得開一些,拿他當個兄長來對待。他保證也拿你當弟弟,絕不會橫挑鼻子豎挑眼。這一點我剛來時也很不習慣。但處得久了,才發現越簡單越舒服這個道理!”

注1:關於胡大海的形象,民間流傳最廣的便是評書《明英烈》裏的那個福將。武藝極爛,運氣好到爆棚。基本上與隋唐演義中的程咬金等同。朱大鵬曆史學得差,所以拿總是評書當正史。大夥別鄙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