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保護
生物資源保護
生物資源保護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資源,包括野生和馴化資源的保護。其中優先保護的是森林、草原、野生動物、野生植物資源。
目前,一些種類的生物資源由於人類的過度開采和棲息環境的改變而日趨減少,有的甚至瀕臨滅絕。為了持續利用,造福後代,各國政府和人民正在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生物資源,做到可持續發展。
水資源保護
水資源是人類環境中最重要的資源之一,是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我們應該采取各種措施和途徑,使水資源在使用上不致浪費,使水質不致汙染,以促進合理利用水資源。主要保護措施有:農業措施、林業措施、水土保持和工程措施。
土地資源保護
土地資源包括地質、土貌、氣候、植被、土地、水文及人類活動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高度綜合的自然經濟係統。
土地資源保護的根本措施是植樹造林,對已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要堅持因地製宜、合理耕種、保護培養、節約用地,並防治土地沙化、鹽堿化;對已開墾的土地,如山地、海塗等必須進行綜合調查研究,做出全麵安排和統籌規劃,使海塗
得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森林保護
森林保護是預防和消除森林的各種破壞和災害的措施,是保證樹木健康生長,避免或減少森林資源損失的重要措施,也是營林工作中的重要環節。主要內容包括預防和消除森林火災、林木病蟲害、
林木鳥獸害以及災害性天氣對森林的損害。森林保護應采取預防為主的方針;在災害發生後,應積極除治。森林保護的十六字方針:“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
野生動物保護
野生動物是大自然的產物,自然界是由許多複雜的生態係統構成的。有一種植物消失了,以這種植物為食的昆蟲就會消失;某種昆蟲沒有了,捕食這種昆蟲的鳥類將會餓死;鳥類的死亡又會對其他動物產生影響。所以,大規模野生動物毀滅會引起一係列連鎖反應,並產生嚴重後果。為此,我國出台了野生動物保護法來保護稀有野生動物,維護生態平衡。我們人類也應該遵紀守法,切實地保
護野生動物。
野生植物保護
野生植物是原生地天然生長的植物,它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和環境要素,對於維持生態平衡和發展經濟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人類的發展,一些野生植物遭到破壞,甚至瀕臨滅絕或已經滅絕。為此我們國家也頒布了野生植物保護條例,加強對野生植物的保護,同時大力發展野生植物資源的人工培育,促進由
利用野外資源為主,向培育利用人工資源為主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