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四年夏,黃河水患未平,百姓流離。寧遠縣內,也不能幸免。百姓商議,決定躲至山中度日。好在山中野獸,飛禽,山珍不少。恰正值夏季,山中天氣涼爽,百姓一時也還算感覺舒適。
可大人仍為自家的生計擔憂,孩子就不會想那麼許多,整日嬉戲於山林之間,每到傍晚才回到臨時搭建的屋子。
山中的夜總是不平靜的,林間時不時傳來野獸的叫聲,蟲鳴不止。如鉤月懸在空中,繁星棋布,山間也不那麼黑暗了。
一棵高大杉樹的下麵,坐落著一方小屋,屋裏燈光搖曳。在一張小小的木桌旁,一老一小正小聲地聊著。老人須發皆白,小的也就七八歲的樣子。燭光把他們的身影拉得很長,投在牆上,搖晃不定。
“……”
“太爺爺,你再給我講個故事吧,”小男孩低了聲音說。
老人雙目微閉,半躺在桌邊的椅子上,右手的食指輕敲著椅子的把手,喃喃道:“我知道的故事你都聽了好多遍了,沒什麼可講的了。”
“嗯……那就講太爺爺自己的故事,”小男孩想了會兒,小聲地說。
老人的眼睛緩緩睜開,看著眼滿臉期待的重孫子,歎了口氣說:“好,我就講講我們家的故事,你一定要聽好了,要把聽到的都記住!”
小男孩一聽這話,立即坐正了身子,準備聽這個他從沒聽過的故事。
老人閉上了雙眼,過了一會兒,不疾不徐地開始講道:“這些往事本不應讓你知道,可如今,天災人禍不斷,想必過不了多久,天下將會大亂。你能知道多一點,說不定能有一點自保之力,也可保我風家的香火不絕……風澤,你知道你的這個姓代表著什麼嗎?”
小男孩一陣茫然,沒有說話。老人繼續說道:“人皇,姓風…就是伏羲氏,我們為伏羲正統子孫。”
“人皇?”
“對,就是人皇,我們是人皇子孫……”老人頓了頓,靜聽四周,確定四周無人,開始緩緩地講道:“相傳,天地之初,萬物共存,弱肉強食。可那時人皆蒙昧,身體羸弱,致使人幾近滅亡。有一日,天上突然紅光萬裏,黃河奔湧咆哮。我伏羲氏有人到河邊查看之時,一龍馬浮出水麵,將背負的河圖獻給了人皇。人皇得了河圖,日夜研究,從中學得生存之法,後又傳於族人,人靈智就此初開。
“而洛書所記不僅如此,河圖的背麵,還有晦澀的圖案文字,一時無法解讀。多年後,人皇研究深入,竟窺得天道,力量暴漲,靈智大進,也知道了這並非完整的神圖。據河圖記載,還有一部洛書散失在外。當兩份神圖齊聚,研習其中妙法,便可窺見天理,自身融入天道,與天地同壽。人皇深知這樣的秘密不能公開,便將河圖封存。人皇窺得一絲天道,便活了百年。在他仙逝之前,他就將秘密告訴族中一位德才兼備者,並立為族長。他還立下規矩,不得將此秘密傳告他人,隻能族中族長知曉。
“可不知怎麼的,河圖居然在族中丟失了,得河圖可長生的消息,卻傳得天下皆知。後九黎族首領蚩尤得到消息,便率領苗族大舉進犯中原,欲搶奪河圖,炎帝和皇帝拚死抵抗,最終大敗蚩尤。炎帝和皇帝得了河圖,共同研習,可還是遇到一些困難,便向我族求教。當時族中族長提出條件,可以教授他們,但要收回河圖,最後雙方商量,達成協議。炎黃兩帝習得河圖後,便把河圖歸還。可天下卻不知,河圖隻是一部分而已。炎黃修為大進,從此平定天下,也就有了我們現在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