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媒體的“五軍之戰”(1 / 2)

新媒體的“五軍之戰”

探索

作者:吳幼祥 方誌華

不管你是否準備好,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來了。移動互聯時代帶動的技術革命,改變了我們的工作、生活習慣,基於移動端的產品更是將新媒體詮釋得淋漓盡致。

打開移動端,各種信息從各種應用上奔突、湧動、滴灌,但品種最多的,基本是微博、微信和客戶端,就是我們俗稱的“兩微一端”。從產品生產源頭分析,傳統媒體在移動互聯時代日漸衰微,努力向新媒體轉型的過程中,立馬轉入至少有五支力量在混戰的局麵,彙成一個新媒體的“五軍之戰”。

新媒體巡視:五個“方麵軍”實力對比

第一方麵軍是目前整體實力最強者的陣容,它是由資本和商業網站結盟的“老牌帝國”,包括騰訊新聞、網易新聞、鳳凰新聞等一係列新聞客戶端,動軛下載量以億計。這些在PC時代就稱雄桌麵互聯網的大鱷們,早早就在移動端布局,而百度、阿裏、騰訊等又從應用入手,占據了移動互聯的大片江山。再加上新貴“今日頭條”“Zaker”等,又有錢又任性。

第二方麵軍是中央級傳統媒體主辦的新媒體,包括人民日報、央視新聞、新華社等。與其傳統報道方式完全不同的是各家在新媒體上的新觀念、新思維。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的微博、微信,每天有緊貼時事、紀念日甚至天氣時令的原創帖,通過信息推送,成為其他官微及公眾號轉貼的重要信源,從而牢牢地掌控了主流話語權。

第三方麵軍是地方媒體主辦的新媒體產品,如廣東的南都係列新媒體,上海的“澎湃”“界麵”,浙江的“浙江新聞”等,他們依托報業集團、廣電集團,整合資源,推出的App從內容到傳播都占有一席之地。以“浙江新聞”App為例,既用行政手段,指標切塊層層分配;又用市場手段,斥資近5千萬元,用下載有獎、抽奔馳汽車大獎等形式,在去年年底其下載量已超500萬。對一個地方媒體來說,這已經可以確立它“浙字第一號新聞App”的地位。各地市級及縣級媒體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新聞App和微信,雖然下載量、粉絲數無法與那些商業網站大鱷及國家隊的央媒相比,但在它所在地域內,還基本上處於強勢地位。

第四方麵軍是潮水般襲來的自媒體,如果說博客時代是自媒體第一次覺醒,那麼到了移動互聯時期,微信公眾號這一平台載體,則給了自媒體更加自由發揮的空間。從新媒體排行榜上可以看到,如羅輯思維、吳曉波頻道、占豪等由個人為主運營的自媒體,還有如微信路況、美麗說、36氪等企業運營的自媒體,它們在各自的領域已擁有眾多粉絲,羅輯思維、吳曉波頻道都有了足以讓傳統媒體羨慕的營收。

第五方麵軍是一支新軍,由黨委政府、機關團體主辦的政務發布,尤其以政務微信公眾號為主體,這股強風越刮越有勁。共產黨員、上海發布、浙江發布等,這些政務微信號覆蓋的人群,發布稿子的數量與影響,都已達到相當規模。今年2月初,國家網信辦在河北石家莊舉辦的政務新媒體建設發展經驗交流會上宣布,我國政務微博賬號達24萬,政務微信賬號已逾10萬。政務微信公眾號從數量到影響力,已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

新媒體發展到今天,目前的表現形式,基本上還是微博、微信及客戶端,即“兩微一端”。而微博式微,客戶端在投入及推廣方麵還沒成氣候,目前風頭正勁的是微信。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傳統媒體主辦的新媒體處於守勢

經濟學上有個著名的“波特五力模型”,由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於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該模型認為行業中存在著決定競爭規模和程度的五種力量,這五種力量綜合起來影響著產業的吸引力。這五種力量分別為進入壁壘、替代品威脅、買方議價能力、賣方議價能力及現存競爭者之間的競爭。

我們用這個模型來分析新媒體的五支方麵軍。

進入壁壘。在傳統媒體時代,有很厚實的“進入壁壘”,電台、紙媒、電視都是嚴格持證上崗。互聯網時代,商業網站橫空出世,資本的推動及靈活的機製,使得商業網站攻城掠地;到了移動互聯時代,商業網站早早就完成戰略大轉移,推出係列客戶端產品,甚至連現在最主要的微信、微博的平台都是商業網站的。國字號的央媒也很快轉型並占據高地,在主流話語權上卡位成功。地方傳統媒體總體來講,轉型慢,還在艱難地磨合和融合。政務發布作為一支新軍,迅猛崛起,以個人及企業為主的自媒體,也衝破壁壘,真正以新媒體的一個品種占據很大一片地盤。羅輯思維、吳曉波頻道等一大批微信公眾號,擁有十萬、百萬級的用戶,其影響力甚至超過了許多傳統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