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遠親不比近鄰(1 / 1)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鄰裏之間因居住地域聯結、靠近而產生地緣性人際關係,鄰裏間因住在同一地段,還產生公共的利益,如水、電、煤氣的使用,房屋維修、居住安全等。因此鄰裏關係雖比不上血緣關係親密,交往卻比一般親友還頻繁、穩定。

鄰裏之間的關係處理得好,關係融洽,會使生活充滿陽光,獲得心理上的安定、安全感。遇到困難,鄰裏的幫助往往比住在遠處的親友來得及時、迅速。有些老人發作急病、重病時,往往得益於鄰居的幫助才得以脫險。

鄰裏關係具有相距緊密、交往頻繁、事務瑣碎、差異性大的特點,長期相處難免發生一些矛盾。因而學習一些鄰裏間交往的禮儀,處理好鄰裏的各種關係,以避免和化解矛盾,顯得極為重要。對中學生來說,了解鄰裏相處的原則,學會處理各種人際關係,學會和各種不同身份和性格的鄰人交往,更是個體社會化和身心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重要一課。

遵守公德要從自己做起。借用鄰居的東西,用後要立即送還,並表示謝意,損壞了要主動賠償;占用公用地方,要和別人商量。借用人家的地方,要經過允許。路燈、消防等公共設施要愛護。共用的樓梯、通道、廚房、廁所要主動打掃。幾家合用的電表、水表、煤氣表,要合理負擔費用,不要斤斤計較。

住樓上,做活計,放東西,要輕起輕落。澆花灑水,要看看樓下是否曬有衣被。住樓下,升煤爐,要注意煙氣。樓道不堆雜物,要清掃幹淨,方便人進出。

同在屋簷下,各家生活習慣不盡相同,晚上有的愛早睡,有的愛熬夜;有的要學習,有的要娛樂,應該將心比心,互相關照。不要大聲喧鬧,盡量給鄰居創造一個比較安寧的生活環境。

謙讓可以防止和減少矛盾的發生,同時有利於糾紛和矛盾的妥善解決。凡事多替別人想著一點,多給別人一些方便,就會減少鄰裏矛盾,鄰裏之間的情誼就是在這些瑣碎的小事中慢慢建立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