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恰到好處地稱呼他人(1 / 1)

稱呼,是溝通人際關係的信號和橋梁,也是表情達意的重要手段。結識新朋友,路遇老朋友,一見麵就是稱呼對方。這既是對對方的尊重,又是自己知書達理的體現。據有關心理專家說,人們對別人怎樣稱呼自己特別地看重。同時由於各國各民族民俗不同、語言各異、社會製度也不一,因而稱呼上的差別也較大。那麼朋友相見,尤其是與陌生人相見,就不得不講究應該如何稱呼了。如果稱呼錯了,將會鬧出笑話,造成誤會,使對方不高興甚至反感。而恰當的稱呼則會讓對方覺得你的尊重,它有如妙音入耳,使對方倍感溫馨,從而使雙方產生心理相容,使感情更加融洽,使交流更加順暢。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在我國,人們比較看重自己業已取得的地位。對有頭銜的人,你稱呼他的頭銜,就是對他莫大的尊重。你若稱他為“先生”或“同誌”,他多半會以為你是在漠視他所取得的成就。直呼其名適用於關係密切的人之間。一般來講,關係越密切,稱呼越簡單。你若與有頭銜的人關係非同一般,直呼其名來得更親切些,但若是在社交場合,你直接稱呼他的頭銜要得體些。

雖然同是龍的傳人,而且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但是,由於身在異國他鄉,根植的文化土壤不同,遊子們對自己親屬的稱呼就與故土有所區別。在海外華人中,一般丈夫稱妻子為“太太”或“內人”,而妻子則稱丈夫為“先生”或“外子”。本土上的中國人多喜歡稱自己的伴侶為“愛人”。至於“夫君”那是古代的稱呼,現已不再使用。

與外國人打交道的機會越來越多,了解其稱呼習慣也就非常必要了。雖然在不同的國家對人的稱呼各不相同,但是,有些稱呼習慣則是國際通行的。在涉外交往中,對於那些國際通行的稱呼不得有絲毫的馬虎,否則,容易傷害對方的感情,或者被對方誤認為缺乏教養。在西方,一般情況下,對男子不管其婚否都稱為“先生”(Mister)。對於女子的稱呼則顯得複雜些,不可錯稱。通常稱已婚婦女為“夫人”(Mistress),稱未婚女子為“小姐”(Miss)。對其婚姻狀況不明的女子也可稱作“小姐”,即使對方已經結婚,但她仍然很高興你這麼稱呼她,她會非常樂意接受這令人愉快的過錯,可是你不能隨便地稱不了解其婚姻狀況的女子為“夫人”,若她尚是黃花閨女,非給你氣破肚皮不可。在外交場合,為了表示對女性的尊重,可以將女性稱為“女士”(Madam)。上述稱呼,不管是先生還是小姐,都可以連名帶職稱一起使用,比如“市長先生”“戴安娜小姐”等。

實行君主製的國家仍然維持著其固有的一套禮儀習俗,對於這些國家的王室成員的稱呼,我們必須尊重其習俗。在這些國家,一般稱國王、王後為“陛下”,比如“伊麗莎白女王陛下”。稱王子、公主、親王為“殿下”,比如“查爾斯王子殿下”;其他有爵位的人士,可稱其爵位,也可稱“先生”或者“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