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兄弟話別(1 / 2)

“大哥,你真的要回去?”

“真的要回去,咱爹已經催我很多次了。我一直在拖著,現在你大學畢業找到工作,我也可以安安心心回去了。”

對話的是兩個男人,歲數大的明顯是農民工打扮,蒼老的麵容仿佛四十多歲,仔細看卻隻有三十歲的樣子,黝黑的皮膚,無神的目光;年輕的是一個戴著眼鏡的小夥子,身高不足一米七,消瘦的體型,目光幼稚而隱含著一絲堅毅。

這是一對親兄弟,哥哥叫高峰,弟弟叫高明。高峰今晚就坐火車回陝西老家,高明則在大學畢業後經過一個月忙忙碌碌的麵試終於被一家飼料企業錄取成為業務員。

兄弟倆現在就坐在一家小麵館外麵臨街一張小桌子吃著麵,一人一瓶啤酒,桌子上還有兩碟涼拌菜。麵館雖然很小,但是生意非常好,每張桌子都坐滿了人,不時傳來老板“二牛三雜”的聲音,“二牛”就是二兩牛肉麵,“三雜”就是三兩雜醬麵。

時間仿佛凝滯了,隻要路邊高大銀杏樹葉隨著微風擺動發出沙沙的聲音。兄弟倆默默喝著啤酒,許久沒有說話。

“大哥,你真的要回去?”,這句話高明不知已經在今天說了多少遍。

自從高明從家鄉考取了鄰省省會城市的一所不入流的大專後,哥哥高峰就隨著他來到這座城市輾轉不同建築工地打工。因為工地包吃住,老家爹娘靠著幾畝果園的收入基本上自給自足,高峰把打工賺的錢全部都給高明交了學費以及生活費。

高峰常說自己就在工地做工也花不著錢,高明就不一樣了,雖然是來自農村,但畢竟是大學生,穿的用的要盡可能好一點,不要太寒磣。

根據高明的衣著和用度,外人根本不能想象高明是來自一個偏遠山區的貧困家庭。這一切都來自於大哥的無私奉獻,大哥為了他一直都沒有考慮個人問題。按照老家的習俗,哥哥應該早就應該成家,同齡人孩子都是兩個。

在農村成家不易,要給女方準備彩禮好幾萬元,還要蓋房子也要十萬。算下來沒有十五萬,根本沒有成親的可能。更何況,大哥為了供應自己上大學,已經錯失了成家的最佳年齡。且高峰不善言語,隻會默默幹活,在農村姑娘眼中不是一個中意的精明人。

“爹來電話了,說我回去就去相親。選了兩家人家,一個是寡婦,有一個三歲的孩子;一個是黃花閨女,比我小十歲,就是有點小兒麻痹,走路有點小問題。”

這些情況高明都知道,哥哥是個能幹活的老實人,都是因為家裏窮,為了供自己上高中和大學,才耽誤了自己。自己最親愛的哥哥回去就要娶一個寡婦或者殘疾人過一輩子,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都是因為哥哥為了成全自己。要是哥哥有錢送彩禮,有錢蓋房子,也可以找一個正常人過日子。想到這裏,高明再也忍不住淚水。

“大哥,你為了我耽誤了時間,也沒有攢下錢送彩禮和蓋房子。你回去等一年,隻要一年時間,我一定要為大哥準備一份彩禮,蓋一所大房子,不要選這倆個人,大哥你一定要找一個正常人。”

“小明,其實這兩個人挺好的。寡婦知道疼人,另一個隻是走路有點小問題,一點都不影響幹活。”高峰安慰高明。

“大哥,你能不能不回去?在城裏打工收入比果園高得多,這樣咱倆也能經常見麵。”高明回想這三年雖然經常和大哥見麵,但是心裏隻是感謝大哥供他上學,見麵也是一起簡單吃個飯,大哥把錢給他兄弟倆就匆匆分手。直到這一刻,高明才發現自己與大哥往日相聚的時光是如此短暫,這次大哥回去恐怕一輩子再也走不出那個山村,畢竟要成家,父母歲數大了身邊也需要人照顧。

高峰微笑著看著高明,他喜歡自己的弟弟,三年高中和三年大學,這六年都是他在弟弟上學的城市打工就近照顧著。終於有一天,弟弟再也不需要自己照顧了,終於可以自己獨立生活了。這一刻,高峰很自豪,很有成就感,終於可以卸下了肩頭的重擔。伴隨著如釋重負,高峰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不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

“小明,你知道我為什麼一定回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