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逸林(DoubleTree)酒店的客人,一進大堂就會意外地聞到一股格外熟悉的味道,這氣息悠悠而來,令人恍若回到美妙的童年時代:那分明是碎巧克力曲奇的香味——不是普通的碎巧克力曲奇,而是你12歲那年冬天,玩了一天雪橇盡興而歸時,守候已久的媽媽為你端出的那盤新出爐的香甜曲奇餅。
酒店前台擺放有曲奇餅,供客人取食,而那股彌漫在整個大堂的香甜氣息已成為逸林酒店的一個標誌性特征。其實逸林酒店的曲奇餅是用密閉烤箱烤製的,廚房的位置離大堂也很遠。客人聞到的香味是專業人員在實驗室裏為逸林酒店專門調製的獨有香氛,通過隱藏在植物背後的電子芳香儀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
這個品牌香氛策略背後的設計者就是仙愛爾公司(ScentAir)。這家公司由戴維·馬丁(David Martin)於1984年創立,現已為遍布100多個國家的眾多客戶安裝了芳香傳遞係統。馬丁最初在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 Company)擔任想象力工程師,在此期間開始接觸環境香氛工作。隻要你在過去20年間去過迪士尼主題公園或者迪士尼酒店,就很有可能親曆過由馬丁設計的香氛環境,不過你自己可能尚未意識到這一點。
不光是仙愛爾公司,整個氣味營銷行業都在蓬勃發展。仙愛爾公司營銷總監埃德·伯克(Ed Burke)告訴我們,當前全球商業香氛市場總值約1億美元,預計到2017年將增至10億美元以上。對於許多行業來說,氣味營銷已經成為一種必需。
從曆史上看,嗅覺在營銷實踐及學術研究中基本被忽略了。營銷人員最注重的是視覺刺激,接下來是聽覺刺激,而這兩類刺激信號都很容易被過濾。2005年,馬丁·林斯特龍(Martin Lindstrom)的暢銷書Brand Sense出版,成為氣味營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它迅速激發了許多人對於氣味營銷的興趣。作者在書中指出,企業在塑造品牌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地調動人類五種感官中的多種感官。
營銷界以往對嗅覺手段的忽視,說來有些令人驚訝。畢竟,利用芳香氣味改善體驗並不是一件新鮮事。人類使用香料的曆史要先於腓尼基人發明字母表。古埃及人已經懂得在頸部和身體上用香,以修飾個人形象。中國古時候富貴人家也廣泛使用香料。在古羅馬和古希臘,富裕階層人士舉辦奢侈宴會時也會使用芳香用品。
總的說來,氣味營銷有四大優勢:
嗅覺永遠開放 我們可以輕鬆閉上雙眼或轉移視線。我們很少看雜誌末頁刊登的廣告,在讀晨報時也會主動繞開廣告。相比之下,主動關閉聽覺感官或者轉移傾聽方向就不那麼容易,但是蘋果iPod和其他一些設備已經開發出了噪音消除技術,能夠有效地屏蔽廣告信息。我們也總能選擇避開各種觸覺和味覺體驗。唯有嗅覺不能主動關閉,這是氣味營銷的一個巨大優勢。我們每個人每天大約要呼吸兩萬次,每次呼吸都會激活我們的嗅覺感官。顧客一旦置身於被營銷者掌控的香味環境,就無法關閉被激活的嗅覺神經元,除非趕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