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祠堂(一)(1 / 2)

李葉對這個人有些好奇,隱約在哪裏見過他,一時想不起來,回首側目,乍看之下,這個人真的很普通,普通到讓人轉眼即忘。隻是此刻他專注的麵容,溫和的眼眸,有一瞬間令李葉心安,周遭都是些讓人心煩的人,看他,總比看那些人強,隻好又打量起他來。他雖然不算英俊,但看久了,也能看出來他是一個很溫柔的人,他如蔥般白玉的手指總是輕輕地翻轉著書頁,指尖輕撫過那墨跡,流連再三,他有一雙很美的手。

陳芸笙見教室的人走的差不多了,走到張家揚麵前,隨意坐下後與他平視,俊秀的眉目,風度翩翩,自第一眼看到這個男人,我就喜歡上他了,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得到他,癡迷而瘋狂的眼神直接注視著張家揚。

寂靜中,李葉看著男子,男子看著書;張家揚和陳芸笙對視,陳芸蕎低著頭,不知在想些什麼,悄然無聲。

時間慢慢地流逝,李夫子走進教室叫上李葉等人去祠堂,此刻,教室裏隻剩下那個男子,他還在翻動著他的書,手指摩擦過書頁的聲音,沙沙作響,絲毫沒有被影響,我們走後,那個男子抬起他埋在書裏的頭,目光深遠地望向我們走出去的方向,黑色的瞳仁映出無邊的色彩,斑斕奪目,如果現在有人看到他,還會認為他隻是一個普通的人嗎?

跟著李夫子走了半個小時,映入眼簾的是陳家的宗祠,黛瓦白牆,紅柱銅陵,這裏供奉的大多是陳家的先祖,之所以村裏有大事會在這裏決定,是因為陳家幾代人都是杏花村的村長,為杏花村付出了畢生的心血,大家遭災時,也是陳家開倉放糧,救濟村民,為感念陳家的恩惠,村裏的大事大都由陳家牽頭解決,這次也不例外。

走進陳家祠堂,穿過曲折的回廊,上首坐著的是陳家的大家長,杏花村的村長陳褚儕老爺子,慈眉善目的麵孔很有欺騙性,其他五位分別是李夫子和四位老者,他們臉上的神情如出一轍,嚴肅認真。在看到我們進來後,隻是瞟了一眼,便閉目養神去了。上前一一行過禮後,李葉就站在了李夫子的背後,沉眉斂目,背脊挺地筆直。

“爺爺,我今天是想請大家為我做主,李葉蓄意謀害孫女,其心可誅,請爺爺把她交由官府處置,”幾句話說得滴水不漏,既說明了李葉謀害她,又點出了她希望把李葉交給官府,而不是隨隨便便的處罰過就了事了。

陳老爺子不知今天這事該如果處置,往小了說,隻是一件小事,也就賠禮道歉完就好了,往大了說,這也是一件人命案,在人證物證俱全的情況下,官府必定會受理。自家孫女受委屈,心疼是一定的,李夫子在這杏花村裏也是個人物,他的女兒會不會做出這樣的事還兩說,單就將李葉定罪送官,得罪李夫子不說,要是沒這回事,我陳家的臉麵往那擱。看孫女胸有成竹的模樣,八成是安排好一切了,不如就讓李葉做實了這個罪名。心思轉了幾個彎的陳老爺子,權衡利弊之後,還是無法下決心,怪隻怪張管家的兒子,招惹誰不好偏偏要去招惹李葉,明明知道笙兒對他是情有獨鍾,還和李葉不清不楚。

沉吟了好一陣,“笙兒,這件事你要有證據,不能信口開河,”沒有證據,我想為你撐腰也沒個由頭。

堂中眾人臉色各異,李夫子一臉的急色,心知肚明,這老爺子這樣問就是要為陳芸笙討公道了,人證一事,怕就是那張家揚,這個黑心肝的小子。李葉也知道人證可能是張家揚,這就間接證明了他也參與了謀殺囡囡的事件,讓我不明白的是,他為什麼要棄囡囡而選擇陳芸笙,還要置她於死地。論美貌,囡囡是村裏數一數二的美人,論財勢,陳芸笙家雖是首富,她家又沒男丁,娶了她,是可以少奮鬥三十年都不止。但李夫子家也是家有恒產,囡囡是他老師的女兒,娶了她就算不能少奮鬥三十年,李夫子官場上的路子總比陳家廣,他日高中,還不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平步青雲指日可待。還是說這陳家在打什麼主意,囡囡礙著了她們的路,損害了他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