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績立仁義旗的事如同一顆重磅炸彈一樣響徹了整座長安城,一夜之間仁義旗立刻成了人人交談的頭條新聞,再加上之前陸績在金玉閣當庭修畫的故事,陸績這個名字,也已漸漸耳熟能詳了。
老百姓們津津樂道,可涉案其中的各方勢力們卻不淡定了。
且不說陸績這一展仁義旗能否收到奇效,單單看陸績的態度……就是一副要和李元昌、李承乾死磕到底的樣子。
陸績立仁義旗的消息飛速傳開,不到半個時辰,消息便已飛進了太極宮和東宮。
東宮,承安殿。
太子李承乾神情陰沉,目光森然,他身旁立著的,正是整件事情的始作俑者李元昌,殿下則跪著一名傳遞消息地東宮屬官。
“太子殿下,奴婢看得清清楚楚,那陸績真的在菜市口立了一展仁義旗……”
李元昌臉上露出了鄙夷之色,哈哈笑道:“這陸績還真是個書生,以為滿嘴仁義道德就能把人招來?那群該死的刺客哪有那麼蠢……不然早就被李君羨給抓到了。”
仁義旗……
李承乾的臉上則是浮上了幾分陰森之色。
他行事雖然狂悖莽撞,但他絕不是像李元昌父子一樣的傻子……和陸績幾番交手下來,他清楚陸績是一個很聰明有手腕的人,不然也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鬥倒長孫斂和李天佑,這是個不容小覷的對手,他的一舉一動,哪怕是看似迂腐愚蠢,也仍讓李承乾感到心頭一顫。
“漢王叔,話可不能這麼講。”李承乾神情陰鬱,搖了搖頭道:“販官案是你我強行將他蓋下去的,現在陸績寫了這樣一封告示,可以說是將這個蓋子完全揭了開,現在朝野上下滿城百姓都知道了你與此案有關,他抓不住唐敏之等人還好,若真讓他抓住了這些人,王叔……現在太上皇已經不在了,孤真的保不了你。”
李元昌臉上的神情一滯,旋即露出了驚慌之色。
“承乾,殿下,你可不能不幫王叔啊,王叔若是一倒,那你身邊可就沒了臂助,那越王已經拉攏了許多關中門閥……他可是對你這太子之位虎視眈眈啊!”
李承乾臉色越來越難看了,有些話大家都知道,但卻不能提……李承乾和李泰之間的鬥爭就屬於這種關係,暗地裏硝煙不斷,但每個人卻諱莫如深,尤其是李承乾這樣的臭脾氣,說不定一句話就會惹惱了他。
一股莫名地邪火竄了上來,李承乾氣得直咬牙,心中暗悔怎麼當初找了這樣一個蠢人作為臂膀,他若有長孫斂一半的精明,也不用現在一有事就跑過來哭喊。
“王叔!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比他更快找到那些人,隻要能讓他們永遠閉嘴……這件事情就算傳些風言風語,也不會再有實證,你懂嗎?”
李元昌嘴唇顫了顫,想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忍了下去。
“承乾……你說那群刺客真的會自投羅網嗎?”李元昌猶疑道。
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氣,思索了半天後沉聲道:“自投羅網?孤……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