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深圳社會科學“九五”規劃課題的研究成果。作為學術著作,是繼總結深圳行政改革經驗的著作《八大體係——深圳行政管理體製改革探索》之後的又一部研究深圳行政改革的力作。本書的特點是,研究的視角麵向未來、麵向21世紀、麵向世界、麵向現代化,同時又立足於深圳正在改革的現實。本書一方麵研究深圳正在進行的行政改革,力圖從正在進行的改革案例和成果中概括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理論、觀點與方法;另一方麵還側重研究、預測行政改革的發展趨勢,從率先實現現代化的角度探尋深圳行政改革的走勢及其對策。深圳確立了五年之內率先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在這種背景下,深圳政府將如何通過自身的改革來促進體製創新、政策創新,以有效領導深圳現代化的實現,這是本書研究的重要內容。本書共分九章闡述,每一章都是一個獨立的研究報告,各章之間沒有必然的邏輯聯係,但總體上體現了深圳行政改革的過去、現在與將來的聯係,特別是體現了深圳的行政改革與率先實現現代化的內在聯係。此書在2000年出版,可以作為慶祝深圳特區成立20周年的禮物之一。
本書由卞蘇徽提出研究思路,擬訂寫作大綱,對全部初稿做了適當的增添與刪減,並最後定稿。其中執筆撰稿人有:卞蘇徽(第一、三、四、七章及第八章之(第二節、(第三節第一、二部分),孫福金(第二章),李榮華(第五章),華金輝(第九章),林祖傑(第六章),易永勝(第八章(第一節,(第三節的第三部分)。
本書的出版,特別感謝中央機構編製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張誌堅同誌在百忙之中為本書所作的序言。同時特別感謝深圳市編辦給予的大力支持與友好合作,此課題是深圳行政學院與市編辦合作的科研項目,課題組是由四位政府人員和三位市行政學院教師組成。在幾年的合作中,市編辦為市行政學院教師提供了許多調研機會,課題組中的兩名市行政學院教師(卞蘇徽、李榮華),曾經參加了深圳1999年機構改革調研(為時兩個月),這是與編辦共同進行的調研,在調研中增進了友誼,促進了合作。更重要的是,通過調研,課題組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料,為此課題的完成奠定了基礎。在這裏,要特別感謝市編辦副主任李顯平同誌給予的指導和幫助。還要特別感謝市編辦行政編製處段光明處長,他作為此課題的第二負責人,積極協調、促進編辦與深圳行政學院的合作,為此課題的完成做了許多工作,並且在本書的修改過程中,他對部分章節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見。
本書還要借此機會感謝深圳市體改辦的兩位同誌:王會農和趙守日。在三年以前,本書主要作者之一(卞蘇徽)參與了深圳市政府審批製度改革調研,得到了這兩位同誌的大力支持,使作者有機會深入了解和思考政府審批製度改革問題,並發表了一些這類文章,本書的第三章,深圳政府審批製度改革內容,已在國內一些刊物上發表。
本書還要感謝深圳法製局劉署光處長給予的大力支持,他向筆者提供了深圳法製化建設的最新資料。還要感謝深圳所有為本課題提供調研資料的政府部門。
此課題還得了市人大副主任陳錫桃同誌、深圳市依法治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傅倫博同誌的大力支持,他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資料。此課題還得到了市財政局的出版資助,在這裏一並衷心感謝。
一個課題的完成,不僅凝結著作者的心血,同時也凝結著許多他人的勞動,包括前人的勞動成果。本書引用了許多專著和報刊資料,這些資料對本書的論述相當重要,作者在引用這些資料時,懷有尊重和感激的心情。
本書無論在具體內容還是在理論闡述上,都難免有缺點與不足,我們希望有關專家及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
2000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