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虞宗中院叫青雲院,顧名思義,凡人入得便是平步青雲,但是在武修眼裏,卻是修煉的開始,因為武修,大多都是在青雲之上生活。
站在青雲院往下看,幾乎看不到山下的世界,除了山上的青鬆、陡峭的崖壁,便隻有那浩瀚無際而又從不散開的萬裏白雲,濃鬱如實質。而修煉,需要清淨,青雲之上,也是清淨的意思。向上看,就是崇吾山主峰天虞峰,另外離主峰不遠有天玄峰、天青峰、天柱峰以及其他眾多不知名的小峰。天柱峰在天虞峰前,峰上樹木寥寥,峰頂是一片平地,上麵有一個類似祭壇一般的東西。而天玄峰、天青峰便在天柱峰之前,三峰環繞天柱峰而立,天虞峰最高,天柱峰最矮。站在主峰看,其他山峰就像是漂浮在雲海中的小島,天柱峰就像是一根石柱,隨著白雲翻滾,小島、石柱上下浮沉,甚是壯觀。
青雲院往上約十裏,是天虞宗上院紫霄院,聚居著天虞峰精英弟子。再往上十裏,是天虞宗宗主居地、各大院首座長老居地及議事堂。天虞宗宗主下設紫霄院、青雲院、藏經閣、刑禮院、丹房、煉器廬等首座長老,共同組成議事堂。而各院又下設小型議事堂,由各院執事長老共同主持一院事務。因丹霞院為非正式弟子區,故由青雲院下設執事長老分管。藏經閣在天虞峰,刑禮院在天青峰,丹房、煉器廬在天玄峰。
入青雲院,除一應生活物品外,配下品法器佩劍一柄,儲物戒一枚,功法武技自己去藏經閣選學。
安頓好之後,慕長風便朝藏經閣走去。青雲院卻是比丹霞院熱鬧多了,畢竟是宗門的基礎弟子聚居的地方。藏經閣在青雲院與紫霄院之間,足足占地十多畝,共九層,層高兩丈,外部雕梁畫棟、八角飛簷,從下往上看,像一尊巨人般佇立在山間,莊嚴瑰麗、雄偉壯觀,讓人頓生一股威嚴浩然的天地正氣,不禁肅然起敬,心生膜拜虔誠之意。
藏經閣前更是熙熙攘攘,但是全無半分騷亂之象,更無一點噪雜之聲,一切都是井然有序,頓顯千年宗門之底蘊。大門前衣服對聯,黑底朱漆,字跡遒勁狂放,卻不失浩然之氣,上書:“天下武道無高下,正邪存乎一心;世間功法有繁簡,著述但求無極。”
歸元境弟子隻能進入第一層。慕長風走進大殿,隻見一排排書架整齊排列,各種書籍分門別類真個是琳琅滿目,大致分心法、武技、圖誌、傳記、醫藥、煉器等,甚至有前輩將自己武道見解著書立說,存放於此,還有一些五花八門的雜家學說比如樂譜等,真是無所不有。大概隻有一句話可以描述這裏的書海浩瀚,那就是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找不到的。
每本書都單獨存放一格,並排放著一枚玉簡,旁邊說明,書可免費閱讀但不可帶走,要直接存放於記憶中,需持玉簡找到管事,付費方可。
慕長風翻看了一個時辰,終於找到一本《天虞八式》劍法,一本《青雲步法》,一本《靜心訣》,一本《西淩圖》。在這邊看書太費時間了,他決定拿玉簡找管事幫忙打入記憶,回去一邊修煉一邊細細體悟學習。
“天虞八式、青雲步法和靜心訣,每本五枚歸元丹,西淩圖一枚歸元丹。共十六枚歸元丹。”管事伸出手,不緊不慢的說道。
歸元丹,凝聚天地元氣的丹藥,是武修之間的通用交換媒介。武修之間已經不用俗世的錢幣了。歸元丹雖是下品丹藥,但是凝聚天地元氣卻是精純無比,這種丹藥,誰都不嫌多的。畢竟中品、上品丹藥比較少見,作為流通工具有難度。但是對慕長風來說,別說十六枚歸元丹了,就是一枚他也沒見過。
“怎麼,沒有那麼多嗎?”管事看慕長風沒動靜,問道。
“管事師兄,我沒有歸元丹,隻有幾十枚小還丹和一枚大還丹,可以嗎?”慕長風擔心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