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0章:上善若水
李逸當時破開生命小次元空間,那是在無意中完成的,同時也借助了太極無影拳的威力,可是這一次要想破開水之韻的空間,卻是讓李逸有些為難了,尤其是李逸並不知道這水之韻空間的規則。
如果說當初生命小次元的空間是很清晰的生命規則的話,這水之韻空間應該是水的規則,可是,這裏是若水,不是普通的水,會不會擁有著與之不同的規則,就算相同,可是這水的規則到底是什麼,要參悟出這樣的規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當初,李逸參透出生命法則,那是有永壽功的幫助,可是現在沒有任何的幫助和提示,就是想找也找不出來。
李逸苦苦的思索著,突然間,靈光一閃,想到了四個字--上善若水。
這四個字是李逸在前世看聖王之道的人生哲理閑書的時候,深有感觸、記憶猶新的四個字,裏麵包含了博大精深的學問、含義和意境。
“難道這若水和上善若水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妨可以試一試,推演一番,反正現在也沒有其他辦法可想,唯有如此!”李逸心中暗想。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上善若水,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
“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水,清淨柔和,滋養著天地萬物,故曰上善若水。其德至善至純,常為君子所悅,又曰智者樂水。”
一串又一串的文字在李逸的精神之海慢慢的漂浮,向李逸訴說著上善若水的意境。
“清靜湖麵,猶如一麵鏡子,照映景物,一覽無遺。寧靜中,我們看見了湖光倒影,美若仙境;清澈中,巨細靡遺,反應出大自然的景象,是如此清泰、寧靜、平和。”
“山泉,清爽甘甜,淨潔透明,在山則清,毫無雜質,令人品來暢快無比。而煩惱、雜念,猶如出山之水,汙濁不清,常染心靈源頭的淨潔。故需去除內心的汙垢,才能洗心易行,顯露心地本有的清靜,從而品味到人生的甘美真味。”
李逸從這寧靜的水之韻空間,寧靜淡泊,也唯有這般內心的清靜,才能推演規則之道,體悟這靜水照大千的意境。
“水性柔順而往下,自居卑下,如那謙謙君子,恭敬有禮,仁義有德。雖然姿勢低下,卻遵循其應有渠道,始終不變其行,終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