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自然保護區自正式對外開放以來,旅遊影響力在國際日益提高。為了管理保護好世界級的風景名勝區,黃龍自然保護區管理部門對整個自然保護區製訂了詳細的管理措施,並常年按計劃進行封山保育。
與此同時,黃龍管理部門還投巨資改造、建設了許多與之配套的遊覽設施和基礎工程,並經常開展保護區內的保護工作。
(一)治理保護區內的環境
2009年12月,為確保景區環境治理工作深入持續開展,黃龍自然保護區進入冬季封山保育期以來,保護區管理局按照《2009—2010年黃龍景區環境治理規劃》,科學劃分治理責任段,定時、全麵、持續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景區綜合環境不斷提升。
由於景區內過境公路鬆平路鬆潘至平武段過往車輛增多,致使公路沿線出現大量垃圾。針對這一現象,黃龍管理局於2010年1月22日,組織開展了雪山梁至黃龍家園公路沿線段的垃圾清理專項行動,集中對河道漂浮物、護坡白色垃圾進行了全麵清理,對景區、生活區、辦公區等衛生死角進行了徹底整治。通過此次整治行動,景區公路沿線三公裏範圍內的垃圾,得到全麵清除,沿途環境麵貌得到切實改善。
(二)遊覽棧道工程竣工
自2007年起,為優化景區遊客服務設施,提升景區品質,黃龍景區通過多次考察調研、市場調查、現場論證、樣板建設和全麵改造,曆時近三年,景區遊覽棧道改造主體工程於2009年9月底全麵竣工,並在“十一”旅遊黃金周期間,正式投入使用。
2009年11月2日,黃龍管理局組織對黃龍景區棧道改造工程進行現場竣工驗收。驗收工作組對景區遊覽棧道進行了全程現場查看驗收後,在杜鵑林休息站組織召開驗收工作會議。
會上,相關職能部門代表就各自行業範圍進行總結發言並提出整改意見,要求各施工單位徹底清理建築垃圾、及時收集相關資料做好竣工備案。
最後,會議綜合各方意見,驗收組宣布,改造後的遊覽棧道達到了“美觀、舒適、防滑、標準”等設計施工要求,棧道改造工程合格,通過竣工驗收。隨後,經過一個月的試用,遊覽棧道得到了廣大遊客的一致好評。
(三)改造煙塵換熱係統
2008年10月,垃圾處理廠煙氣降溫換熱係統在運行中發生故障,由於換熱片嚴重腐蝕,導致煙塵換熱係統嚴重堵塞,整個垃圾處理係統陷入癱瘓狀態。
隨後,管理部門經過市場調研發現,專業設計安裝機構的係統不能滿足管理局技術改造的要求。
為節約資金、鍛煉培養自己的專業技術人才,管理局決定依靠自身力量,自主設計、自行安裝煙塵換熱降溫係統。
此後,管理區技術人員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由他們自主設計的垃圾處理廠煙塵降溫換熱係統安裝成功,並於2009年6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
整個係統改造經過幾個月的試運行證明,運行效果良好。這在阿壩州乃至全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尚屬首例。
(四)全麵提高管理水平
2009年4月初,為進一步規範用工程序,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優化景區服務軟件環境,黃龍保護區管理局圍繞精細化、人性化、優質化的服務理念,強化對臨時用工的管理和培訓。
這期間,管理區招集臨時工組織簽訂了2009年臨時用工《勞動合同》,有效規範了臨時用工程序。
同時,管理區還邀請與景區管理服務相關的專業老師,對景區臨時員工開展了理論講解和現場操作培訓,促進臨時員工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和愛崗敬業的工作作風。通過這次培訓,全體臨時員工的整體素質、服務標準得到明顯提高,為日後景區提供優質服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進一步提高員工整體素質,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2009年4月7日,黃龍管理局還專門聘請了四川大學旅遊學院甘露博士進景區授課。甘露博士結合保護區的實際,作了《景區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的專題講座。
甘露從吸引物業管理、遊客管理、景區解說管理三個方麵闡述了景區如何吸引遊客、如何對遊客進行有效管理、如何進行有效解說之間的係統聯係,為職工注入了宏觀管理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