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過門的“爸爸”:陪兒子傾聽愛的回響
作者:徐向林 阿標
他因家庭變故,負債累累,生活暗淡無光。她同樣不幸,離婚後獨自帶著兒子艱難打拚,但生活卻像向日葵絢爛美好。向日葵給這兩個苦命人牽起了紅線。
然而,婚期已定,她卻突發重病,生命危在旦夕。發病前,她要求捐獻自己的器官,想延續生活的美好與芬芳。他忍著心痛,帶著她年僅13歲的兒子,突破法律難題和醫療難關,成功完成活體器官捐獻,救了9位病人的生命。送走了母親,孩子很想與其中的受捐者見麵,希望看到媽媽的眼睛,感受媽媽的心跳。可願望無法實現,孩子變得孤僻和消沉,他又用無私的大愛,用自己的言行告訴這個少年:真愛不求回報!
梧桐山下向日葵的愛戀,生命懸崖有個美麗遺願
2011年8月1日,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ICU重症監護室外,又一張病危通知書送到了吳光偉和13歲的丁思成手上。這次,醫生神情黯然地說:“我們努力了,病人隨時有死亡的可能,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丁思成蹲在地上,雙肩忍不住地顫抖。望著孩子孤獨的身影,吳光偉緊緊地擁抱著這個苦命少年,哽咽難言。
這個昏迷不醒的病人叫殷小利,丁思成是她的兒子。吳光偉是即將與她牽手的愛人,44歲,湖北當陽人,他曾有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可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他不顧妻子反對,貸款10萬,在北京開了一家汽車維修店。誰知,一次意外事故突然降臨。
2000年冬的一個下午,大雪,吳光偉給一個老朋友維修一輛皇冠轎車,修好後,他像往常一樣去高速路上試車。由於路麵打滑,他駕駛的皇冠車撞上高速公路中間的隔離帶,幸好吳光偉隻受了點輕傷,但皇冠車卻嚴重受損。之後,交警出具責任認定書,吳光偉負有全部責任,需要賠償車輛維修費8萬元和高速公路設施25萬元。
無奈,吳光偉隻好將汽車維修店作價31萬元轉讓,可支付完高速公路的25萬設施費後,隻有6萬元。最後,他不得不給車主打了2萬元的欠條,再加上此前的10萬元貸款,吳光偉一下子背了12萬元的債。
事業遭遇重大變故,他心灰意冷,妻子提出了離婚,他沒有反對。女兒歸妻子,他承擔一切債務,且每月給女兒郵寄生活費。
人生低穀,他鬱鬱寡歡。2001年初,吳光偉來到深圳,在福田區一家汽車維修店做技師,一邊打工,一邊還債,直到2003年夏,終於還清了欠債和貸款。
那時,吳光偉在深圳的日子,過得平淡如水。2004年9月,湖南婁底一個叫殷小文的老朋友給他打電話說自己的妹妹殷小利也在深圳,希望他幫忙照應一下。1965年出生的殷小利是中級會計師,供職於國立偉公司。後經人介紹,她與年長她三歲的戀人結婚,次年生下兒子丁思成。可孩子尚在繈褓中,夫妻倆就因性格不合而離了婚。
受好友之托,吳光偉起初隻是周末到殷小利家,幫著幹幹體力活,爬高擦擦玻璃,扛扛煤氣罐。2005年7月的一天,當他走進殷小利家時,發現家裏三尺陽台上種了三棵在南方很少見的向日葵。三棵向日葵長在一個大花盆裏,顏色翠綠喜人,其中一朵羞答答的花蕾,正靜悄悄地開……而向日葵的主人殷小利,那永遠像向日葵一樣的笑臉也深深觸動了同樣漂泊異鄉的吳光偉。他想,相比自己,殷小利更為不易,可她給兒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卻是:“人生就像向日葵,隻要麵對陽光努力向上,日子就會變得單純而美好。”每當聽到這句話,吳光偉都很受感動。
漸漸地,在這種相濡以沫中,兩人互生好感。一個夏日的黃昏,吳光偉約殷小利去散步,他主動牽住了殷小利的手,殷小利沒有拒絕。
轉眼到了2011年6月,丁思成即將升入初中。6月25日,吳光偉和殷小利帶思成爬深圳梧桐山。站在峰頂,殷小利不由感慨:“兒子,媽媽和叔叔有一天都會老去,你將來就是我們的依靠。”丁思成點了點頭,冷不丁地問:“那我什麼時候可以叫叔叔為爸爸?”
這話一出,吳光偉和殷小利震驚了。兩人都是經曆過婚姻創傷的善良人,他們寬容、欣賞又恩愛,但他們誰也沒輕易提出“結婚”這個字眼。他們隻想著,以後的日子努力相伴,一起看著丁思成長大。然而,孩子的問題將他們驚醒,是的,孩子大了,需要一個完整的家。當天回去後,吳光偉和殷小利就商量,春節帶他們娘倆回湖北老家結婚。殷小利同意了。
生活苦盡甘來,吳光偉對這個如向日葵般的女人充滿感恩,他決定好好嗬護這對母子。7月的一個周末,一家三口來到深圳城市廣場。廣場上,一個義工給他們派發了一份“活體器官捐獻”的傳單,傳單上說,中國每年器官移植手術約在1萬例左右,中國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卻有150萬,這意味著每150人裏才有一人能得到器官移植!看完傳單,丁思成問她媽媽什麼叫活體器官捐獻。開朗的殷小利解釋說:“活體器官捐獻,是造福人類,造福社會的公益事業,可以讓絕境中的患者看到生的希望。比如說,媽媽有高血壓的病史,說不定哪天突然離世,如果真有那一天,我就希望把自己的器官捐出來呢。”丁思成翹著小嘴巴問:“媽媽,你為什麼要捐獻器官呢?”殷小利笑著說:“因為那樣,媽媽就永遠可以看著你長大,心髒也能和你一起跳動,同時把愛留在人間……”殷小利的話,讓吳光偉感動莫名,他隻覺得,這個如向日葵般的女人值得他一生去堅守、去愛。未料,一語成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