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顧鷂鷹閣(1 / 3)

鶴群搖著翅膀橫過山間,群山聳立,峰頭穿過雲團,繞著雲霧。條條壯樹枝葉茂盛,遮蔽住了高山的麵貌,景色猶如人間仙境一般。但世間萬物有利有弊,景色雖美,可也有美中不足之處。一條雲梯繞著高山,行徒險峻,常人行走於此如有一絲放鬆,便會成為山下之魂。此處已有十餘年無人到來,雲梯的木條早已長起了綠蘚,如不是八百著急,世人是不會來到此處的。可今日,卻有人來了。

來者並為兩人,身手極為了得,站在木條上竟無欲墜之意,木條上的綠蘚對二人毫無險峻之色,他們身穿戰甲,腳下輕盈,如同蜻蜓點水,不緩不慢的跟著雲梯的方向走。

“將軍,這高人已不問世俗有十年餘載,您說他會出山嗎?”跟在後麵的將士,對前麵的將軍問道。

那將軍聞言頓了一下,眉梢間皺起一絲俊氣,頗有大將之風,愁眉道,“不知道啊,既然江湖有此傳言已久,都深信此處山峰住著未出茅廬知天下的高人,那肯定無假,俞妃曾與我有恩,今日無論如何都要請出高人相助。”

“嗯,俞妃生性善良,邵王年幼又被卷入黨爭,太子與寧王是什麼德行,怎能成君?今日若請不出高人,日後邵王又是多番凶險。”

說著兩人向著山頂奔去。

山頂,鷂鷹閣。

一個青年書生腳下匆匆的向閣內奔走,轉過幾個折彎,進入了一間屋子裏,見到屋子裏的人,環手身軀一恭,“閣主,殿外有二人求見。”

那閣主麵貌青澀俊俏,顯著是一名年輕人士,一頭長長的白發也不失風采,他身穿白衣,手握著書籍正在榻上看著,聞言搖搖拿書的手,示意書生出去。書生見了頓時明白,有禮一恭就出去了,走到鷂鷹閣殿外,見兩名將士正在外麵等著,有禮說道。

“兩位遠客,閣主正於小憩,不宜打擾,請二位在此等候。”

說完也不管兩人反應,自個便轉身帶上大門進去。那個跟著將軍來的將士見了就有些不高興了,大手一指,“這是怎麼回事,算是閉門謝客嗎?”

將軍也是意料之外,本以為上了這山便可見著這高人,但卻是這番尷尬。不過心想也是有理,高人有高人的性情,十年餘載不見世人,傲氣總該有幾分。見那將士這麼說,於是解釋道,“既是高人,閉門謝客也是有理,我看,這高人是想看看我們的耐心,我們稍等片刻便是。”

那將士聞言不屑道,“哼,我看這閣主哪是什麼高人,哪有一麵未見就把人拒之門外的道理,一點禮謙都不懂,是哪門子的高人啊。我看我們還是下山去吧,即使把這閣主請入世俗,我看也搗鼓不出什麼作為來。”

那將軍聞言搖搖頭,歎氣道,“叵十,你跟隨我有多少年了?”

“十五年。”

將軍轉過身,看了將士一眼,又轉過來,背著手看著那鷂鷹閣的殿門,“十五年了,但你卻還是沒長進多少,還是這麼耐不住性子。”

將軍歎了口氣,“先生既然要我們等著便等著,求救於人,便要誠心相對,一個耐不下性子的求救人又有誰會接待?要知道我們今日前來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俞妃和邵王。倘若我們就這麼走了,他日你能眼睜睜的看著俞妃與邵王死於黨爭之下嗎?俞妃對我們有恩,我們不能因為逞一時之快而險恩人於水深火熱之中。”

“將軍,是我衝動了。”叵十聞言認錯一拜,傻傻笑著認錯道。

將軍見了搖搖頭,歎氣輕笑一下道,“你就應該多看書,少生氣。”

“是,末將明白。”

將軍見此也隻能搖頭一笑,回過頭來眼裏盯著鷂鷹閣殿門,靜靜的什麼都不說,隻是這麼等著,叵十將軍如此也不敢多語,在一旁站著。

漸漸的黃昏來臨,落日照射出紅豔的光芒,在此處山峰看落日極為美麗,好似落日就在眼前,大圓輪廓占據了大片視野,美不勝收,有別具一格之意。叵十見黃昏來臨,而這高人卻無任何響應,又有些耐不住性子了,道:

“都過了三個時辰了,裏邊怎麼還沒有響應啊。”

將軍聞言搖搖頭,但依舊是筆直的站著紋絲不動,身上的那件戰甲和佩劍沒有給他帶來一點勞累,頗有軍人氣勢,“不知道啊,但高人越是如此我就越覺得此人不簡單,未出茅廬知天下啊,非常人所能,江湖傳言如在世諸葛,我們就候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