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長安局勢(2 / 2)

自從李治上位後,長安的局勢簡直顛覆了一般。僅僅一年時間,他便徹底穩住了東宮太子這個位置。靠的可不是他老爹給的寵愛。

前有長孫無忌杵立朝堂,文武百官誰還敢找東宮晦氣。後有李碩,左右拿錢,右手拿刀。大棒加甜棗,威逼利誘無所不用其極。是個明白人也都知道,跟著太子有肉吃。

反而與皇家聯姻這些世家門閥們倒是可憐了許多。拚錢拚不過李家,拚權又拚不過長孫家。至於勢力,如今有了裴行儉統領劍南道,更用不著那些世家在士林中的勢力了。

最重要的一環,其實並不是李碩與長孫無忌。他們都是明麵上的牌,除非是有人要破壞規則,不然也用不著他們出手。

……

那麼有個人就不得不提了,就是李碩的得力小弟,許敬宗。

自從朝堂恢複平靜後,李碩漸漸便退居幕後了,一個是因為權力太大,若還是和當初那般鋒芒顯露,難免會成為朝臣們攻擊的目標。

所以許敬宗的能力便徹底顯現出來,不僅身兼火藥坊副督造使這個令人眼紅的職位,更是被提升為戶部侍郎,實打實的三品官,實權部門。

再加上他是李碩的親信,可以說,如今的戶部除了李碩。許敬宗可謂是說一不二。事實也的確是這樣,就李碩這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性子,許敬宗就不算不想幹,他也得敢啊。

作為李碩的手下,那真可謂是一絲毛病都挑不出來。要錢人家有錢,光是李家賞的,就比他貪汙要來的多。

要權人家有權,就算沒有李碩這靠山在。那些有點小背景的朝臣也不夠他看得。

原本有些朝中老人眼紅戶部這個肥差,硬是將許敬宗原本要提拔的兩個親信給擠了下去。兩個職位不算什麼,對李碩無關緊要,甚至許敬宗也不會在意。

但這麵子可就不一樣了,這就好像自己家的門檻兒,被別人硬擠了上去。這就很尷尬了,很打臉。

作為史書上的一代弄臣,許敬宗這次很強勢的耍了一波存在感,先是將那幕後之人的各種負麵消息挖了出來,又派人鼓動佃農,將那人在城外的兩處莊子給圍了。

都說清官不到頭,有哪個官員是經得起查的。小打小鬧不要緊,可這一鬧就鬧得滿城風雨,就連大理寺也不得不參與了進來。

可一麵是朝中大員,雖比不上李家勢大,但也不是他大理寺想怎樣,就怎樣的。另一方更是頭疼,許敬宗一改往日的低調,手段強硬的讓人不敢相信。勢有將那位朝中大員拉下馬的味道。

大理寺卿劉誌立隻好苦著臉跑到平水村,軟磨硬泡的求李碩出麵平息此事。可這不去還好,等他一說此時,李碩的反映比許敬宗還要強烈。

這下有的玩兒了,僅僅三天。那位朝中大員,從頭到腳被人調查了個通透。搜集的罪狀簡直有一籮筐之多,大罪小罪應有盡有。

李碩用強硬的手段,向朝堂群臣們秀了一把他是怎樣護犢子的。

……也就是從哪兒以後,整個戶部一團何氣。甚至於之後誰要敢推薦某人去戶部任職,這人非要與那推薦他之人大戰三百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