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激昂的語氣,加上眼中泛出的血絲,李碩此刻的麵容稍稍扭曲。那些日子的經曆,永遠是他心中無法抹滅的創痛,無數的百姓視他為恩人,可他又何嚐不是個罪人!
大唐的君臣紛紛沉默,程咬金牛進達等參與過戰事的武將們紛紛露出憤怒的神情。
這一戰大唐是贏了,可是那無數死在太原府的大唐英靈,誰來為他們買單!
“戰爭之下,豈有不損人毀地之理,李大人也莫要太過介懷,我突厥也同樣感受過大人您的悲痛。”女子沉默片刻,柔聲道。
像是在安慰,卻無形中博得了眾人的同情。
“介懷?哈哈。”李碩長笑一聲,接著道:“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詩詞的蕭索中帶著豁達廣闊的情懷,李碩的一首詩,將所有人都深深的震撼到了。
環視了眾人一眼,李碩冷道:“姑娘可曾見過那些玉門關百姓們過得是什麼日子?那裏不僅氣候不宜,每年所產更是少得可憐,就是這樣,他們還要整日提心吊膽,擔心塞外的那些部落襲擊搶掠。”
“每年因為境外番邦的搶奪,我大唐要犧牲多少將士與百姓,這些姑娘又可曾見過?”
字字鏗鏘,句句帶淚。
這一番話令大唐所有的朝臣都聞聲悲戚,先不論真假,可至少那些死在塞外的亡魂是真的。
眼看大唐的那些將軍群情激奮,靈朵連忙開口,語氣冷傲:“李大人這是何意?還請直言。”
聞言,李碩麵上的憤慨頓時消散:“在下沒有別的意思,隻是想代那些玉門關的百姓們,感謝突厥能夠將鹹海以南借予大唐五十年,給這些剛剛經受過城破家亡的百姓,一個繁衍生息的機會。”
各國的使臣聽到這個消息後,紛紛側目望著龍椅上的李世民。是個人都能看出這隻是突厥人的緩兵之計,可為何大唐的君臣還會信以為真?
其他人不懂李碩的意思,李世民可是清楚的很,這是想拿話堵著突厥人的嘴,以便這樣日後建設鹹海以南之時沒有說辭。
靈朵的麵紗晃動了一下道:“突厥誠心與大唐交好,區區五十年又算的了什麼。隻要兩國和睦,這鹹海以南歸誰不歸誰又有什麼關係。”
李碩的話已經將她堵到了南牆上,若是她此刻改口,無疑是讓天下詬病突厥,隻能這樣順著話說了。
“既然姑娘這樣說,那貴我兩國便以兄弟相稱可好?”李碩欣喜的問道,以至於劇情反轉的太快,讓所有人都摸不清頭腦。
靈朵微微一怔,道:“當然,這也是我頡利可汗最希望看到的事情。而且……”
未等靈朵將話說完,李碩急忙向前走了幾步,對著李世民拱手道:“陛下,既然突厥如此盛情卻卻,那咱們便收下這份兄弟之國的朝貢,也算是咱們的友鄰之邦為玉門關的百姓所施恩惠,這樣一來,突厥與我大唐守望互助豈不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