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敬宗急忙賠笑:“大人說的是,這些日子以來,有了大人拋磚引玉,那些商家都上趕著往咱們這邊送糧食。更有甚者連商號的旗子都打起來了。若不是大人實現有吩咐,下官定將這些人趕出去。”
無論哪個時代,都是聰明人的天下,這些商人舉一反三的本事,到什麼時候都抹滅不了。
李碩笑道:“人家又是送錢又是送糧的,總要得到些回報的。”
接著李碩話鋒一轉:“你說這些難民應該怎樣歸置才好?”
城外的難民營已經一個多月了,就算長安有足夠的糧食養活他們,也不能放任他們就這麼帶在城外。若是年後那些上貢的外邦使節來了,見到這一幕。李世民怕是會臉羞羞的。
聽到李碩的詢問,許敬宗一愣,歸置難民這種事,向來都是尚書台中書省的事情,與他這個芝麻小官有何關係。
想到這裏,許敬宗神色一喜,眼神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這是李碩有意在提拔他啊,這件事情若是做好了,定是一樁大功勞,從此他許敬宗的名字定然可以一躍於朝堂之上。
埋頭沉思許久,許敬宗試探性的開口:“若是單單歸置了這批難民,也不是難事,給夠他們糧食補給讓朝廷出兵送他們回去甘肅便可,若是大人想要物盡其用的話……”
許敬宗略一停頓,李碩饒有意味的笑道:“接著說,左右也就你我二人而已。”
先是躬身拜禮,許敬宗才款款道來:“若是想要物盡其用,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這些難民送到一個需要他們的地方……下官曾聽說大人在與突厥之戰時,曾簽下了一條關於鹹海以南暫借大唐五十年的契約,何不將這些難民送到哪裏去,讓他們在玉門關外建城,假以時日那裏將會永遠屬於我大唐。”
許敬宗的一番話,李碩笑而不語,在李世民詢問他的時候,他第一時間也是想到的此法,隻是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坐起來可就難了。
那些難民雖然已經流離失所,可對於家園的渴望還是十分強烈的,若是使用強硬的手段將這些人安置到鹹海,先不說地域氣候的差異,就隻是這背井離鄉的苦楚,他不敢保證這些難民會不會心聲怨恨,若是真如他所擔憂的這樣,可就麻煩了。
想到這裏,李碩仍舊一副如沐春風,笑眯眯的道:“那許大人可有法子讓這些人心甘情願的移民鹹海?”
這……許敬宗犯了難,他明白李碩的意思,無非就是怕這些難民壓迫的太狠,從而發生暴亂。
說道這裏,犯了難的許敬宗,揣測良久道:“鹹海以南雖然是草原,但若是開墾得當,也有很多地方可作為良田,而且那邊畜牧發達,又是大唐與外域相連的要道,隻要許夠足夠的好處,想來這些災民也不見得就會有多麼抵觸。”
可是這些話光他兩個人說也是白說,首先要李世民首肯才行。
李碩點點頭,大的方向他還可以判斷,隻是這種地域人情之類的事情,他這個外來漢就不懂了,這也是他找許敬宗的原因。
一個天生的政治家,無論到什麼時候,都有著敏銳的洞察力,許敬宗的一番話讓他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