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平行誌願並非完全“平行”(2 / 3)

(1)從誌願設置的形式上講,梯度誌願是考生的每個誌願序號對應一個院校誌願,而平行誌願是每個誌願序號對應多個院校誌願;

(2)從高校生源的分布來講,梯度誌願下,高校的生源是相互獨立、互不影響的,而實行平行誌願後,高校的生源是相互交叉、相互關聯的;

(3)從投檔原則上講,梯度誌願是“誌願優先,擇優投檔”,而平行誌願是“分數優先,遵循誌願”;

(4)從投檔模式上講,梯度誌願是將填報不同院校的同科類考生按誌願院校分別排序出檔,而平行誌願是將所有同科類考生統一排序出檔。

2.平行誌願遵循的原則

平行誌願遵循的是“考生之間,分數優先;考生自身,誌願優先”原則。考生所填平行誌願各院校之間是平行的,但考生在填報時依次排列的院校順序自然是有先後的。但是,有的考生誤以為平行誌願是所填報誌願的幾個院校同時錄取,然後讓考生選擇去哪所學校;還有的人認為,平行誌願可以在同一時間按順序進行每個誌願的錄退,即以為是先投A校,A校不能錄取退檔後即投B校,B校不能錄取再投C校……從案例可以看出,考生的檔案隻能投一所學校,一旦考生檔案投到某一所誌願高校後,之後的其他平行誌願院校則不再檢索和投檔了。因此,考生不可能同時拿到多所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就每個考生而言,投檔錄取機會仍然隻有一次。

3.平行誌願的真實含義

(1)為了讓考生明確平行誌願的真實含義,我在此給大家舉例說明:比如某考生小王的高考成績為594分,且在本科二批前未被錄取,他在本科二批填報的五個平行誌願分別為:①長沙理工大學②大連醫科大學③河北科技大學④湖北汽車工業學院⑤鄭州輕工業學院。

在本科二批錄取投檔時,由計算機按程序先從高分未錄取的考生開始按誌願投考生檔案,投到594分時,先看小王五個平行誌願裏第一個誌願,即長沙理工大學是否已經滿額。如滿額,則看小王的第二個誌願,大連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如沒滿額,則將檔案投放到該校;如仍滿額,再看第三個誌願。依此類推,直至在這五個誌願中出現空額。如都已經滿額,則小王本科二批的五個平行誌願均報高了,出不了檔,隻能等待征集誌願時再填報了。

(2)實行平行誌願後,同一考分段的考生填報誌願時會出現“紮堆”現象,往年很少出現的同一分數報同一學校的現象會頻繁再現。在這種情況下,省級招辦是如何排序投檔的呢?我們仍以上例中594分為例:

考生甲,總分594;語文119、數學130、外語127、理綜218;(排序3)

考生乙,總分594;語文117、數學132、外語130、理綜215;(排序1)

考生丙,總分594;語文118、數學130、外語126、理綜220;(排序2)

考生丁,總分594;語文115、數學130、外語131、理綜218;(排序4)

如果考生總分相同,要看單科成績。一般來說,單科成績的排列順序是:文科考生為語文、文綜、數學、外語;理科考生為數學、理綜、語文、外語。上述4位理科考生總分相同,排序時隻能比較單科分數,按照理科單科排列順序規定,先看數學分數,乙的數學分最高,故排序最前麵;其他三個考生數學同分,再比較理綜分數,丙的理綜分數比甲、丁高,則丙排位接在乙後麵;甲和丁理綜也同分,再比較語文分數,因甲的語文分數比丁高,所以甲排序在丙之後、丁之前,丁則排4個同分考生的最後。投檔時就按這樣的排序先後進行投檔。

不過,單科成績的排序各省也有差異,有的省份在考生總分相同的情況下,不分文理,都按語文、數學、外語和綜合的單科成績排列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