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咒絲》:不一樣的驚悚(2 / 2)

為驚悚電影“正名”

“大家都知道,驚悚電影是拍給特定人群看的,有的人,即便海報貼到了家門口也未必會去看。”

今年上半年,喜劇和愛情影片一路飄紅,而驚悚影片則幾乎一路看跌,甚至探底。收獲2100多萬元的《電梯驚魂》,成為上半年驚悚電影的票房冠軍。在此之前,輕鬆突破2000萬元的驚悚片比比皆是,但今年,更多的是人們對驚悚電影的不滿。“爛片”“低成本”“粗製濫造”,各種“罪名”開始指向驚悚電影。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為何還要接拍驚悚影片,趙小溪和趙小鷗解釋說:“主要出於兩方麵的考慮:一是自己導演生涯的新嚐試;再者就是試圖通過《咒絲》改變大家對驚悚電影的‘偏見’”。

已接連執導兩部驚悚電影的趙小溪感受更多:“驚悚片類型特征特別明顯,能把類型化做得非常極致,所以我特別想嚐試一下這種類型。”而趙小鷗則看到了《咒絲》不同尋常的地方:“這部電影更多的是表現人的心理,表現一個家庭的關係,是一個很完整的故事片。”

他們希望通過《咒絲》能給驚悚片塑造一個正麵的形象。正因如此,兄弟倆表示,“壓力山大”。

一般的小成本驚悚電影,十幾天就能完成拍攝,而《咒絲》拍攝周期長達40多天。而且使用雙機拍攝,鏡頭量成倍增加,加之出現了滑雪場、海洋館、地鐵三大外景拍攝,難度很大,“但這樣換來了豐富的場景變換,增強了視覺體驗”。兄弟倆認為這是值得的。

況且,“在這些觀眾熟悉的地方發生詭異事件,更讓人毛骨悚然。”兄弟倆認為驚悚影片更需“接地氣”。在演員陣容方麵,金馬獎導演戴立忍和內地演員梁靜等人的加入,特別是導演高群書和張揚的友情客串,以及黃綺珊為該片演唱片尾曲等,均增加了影片的吸引力。

驚悚之外

《咒絲》最初的片名叫《假發》,後發現韓國已經有一部同名驚悚電影才改為現在的片名,意指被詛咒的頭發。而《咒絲》跟《假發》惟 一“雷同”的地方便是那一頂假發道具。直到記者采訪之時,趙小溪和趙小鷗都沒看過韓國版的《假發》。

“《咒絲》有自己獨特的地方,是歐美電影和日韓影片的結合體,既有快速推進的節奏,也有像日韓那樣心理層麵的內容。”趙小鷗認為這部電影 “更適合中國電影觀眾。”

除拍攝製作用心,演員陣容較強外,《咒絲》在 “一驚一乍”之外多了一些新內容。“除了外在的視覺刺激,我們更注重從內心去挖掘恐怖源。這部影片的故事其實是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家庭之間的關係,囊括了親情、愛情、信任、背叛、自私等眾多人性層麵的東西。”趙小鷗告訴記者。

執導完《咒絲》後,兄弟倆在驚悚電影領域要暫告一段落。他們打算回歸“小人物大命運”的題材類型。“接下來可能會嚐試一些比較輕鬆、幽默詼諧的喜劇電影,倒不是因為喜劇電影市場最近火了去跟風,而是我們對喜劇類型電影有自己的看法,很想嚐試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