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開始素生活
書評
作者:馬小莫
何為“素生活”?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本書作者舒惠國曾做了個簡單易懂的解釋——“素生活”就是簡單的生活,“素”是簡單、不繁瑣的意思。在“吃”上,不要大魚大肉;“穿”上,可以時尚但不要過分;“用”上,有3個包、5個包可以,但10個包、20個包就不合適;“住”上,城市裏的房子一般都比較小,所以家具最好小型,家居用淺色,讓人覺得明亮、寬敞,心情愉悅;“行”上,不用車也不現實,但能用公共交通最好用公共交通。
這位大半輩子和農業打交道的原江西省省委書記,如今已然成為“素生活”的倡導者。在他和石中元共同撰寫的這本《走向素生活》一書中,對“素生活”如此定義:一種順其自然、簡單樸素、還原自我、低碳環保的綠色生活方式,正在流行開來。這種簡約時尚的生活方式,既珍愛了地球家園,又享受了個人的快樂,讓自己身心得到了釋放。我們稱之為“素生活”。
預防醫學對健康的理解是:健康不僅僅是身體沒有疾病和虛弱,而且是在精神上、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也可以說,本書兩位作者提倡的“素生活”應該是身心健康、人生幸福的總體狀態。從這一角度而言,他們提出“素生活”這一概念也頗具現實意義。
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現代“富貴文明病”有愈演愈烈之勢。這些健康問題大多是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形成的。有資料顯示,在致病因素中,遺傳因素占15%,醫療因素占8%,氣候地理等自然和社會因素占17%,而個人的習慣行為、生活方式因素占60%,由此可見,絕大多數疾病通過提高保健意識,戒除不良生活方式是可以預防的。
從心靈角度而言,如今一些人把財富、權利和物質享受當做人生的最大追求。追求越多,反而越不滿足;占有越多,越覺空虛恐慌。現代人在長期的生活重壓下,不知不覺心靈產生了畸形。然而更可怕的是,人們雖深陷其中,卻渾然不知。比如仇富與炫富,比如信任危機,甚至親朋之間的猜忌……當道德底線一再被突破,人就會把自己陷入可怕的惡性循環中,忘記內心的充實平和,遠比光鮮的外在讓人快樂。
既然如此,何不思量一下本書作者所提及的,涉及衣、食、住、行、用、心理健康等方麵的素雅行為,並逐步嚐試實行“素生活衣裝”、“素生活飲食”、“素生活家居”、“素生活交通”……
在作者看來,生活應簡單些,再簡單些,不要把奢華當成必需。具體而言,首先應精神簡約,做到不趨眾不盲從,善於取舍。其次應心態平和。再次應生活簡樸。
當代社會滿是誘惑,如果我們不能定下心來,則心亂神迷、浮躁盲動。而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誌,唯有保持平和平靜的心態,才能品得幸福真諦。
讀過書後,或許你也會掩卷自問,自己每天能否靜坐半小時?或養神,或沉思。
《走向素生活》
舒惠國 石中元
中國言實出版社
定價:2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