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三十五章【取經大業】(1 / 2)

如來弟子金蟬子帶著一隻猴子,一頭豬,一個流沙精,組成一個馬戲團要走十萬八千裏的表演正式開始嘍!各單位個組織要注意密切配合,要把戲演得逼真,要把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保證,堅決完成任務!

那麼,是誰散播這種消息的?觀音姐姐的侍從,三壇海會大神哪吒三太子的哥哥,天庭兵馬大元帥托塔天王李靖的二公子,原名木叉,現名惠岸的便是。不是空穴來風,書裏可是有交代的哦。

惠岸是觀音的得力助手。從觀音第一次在書中出現,惠岸小白臉就待在身邊。彼時,惠岸是作為觀音的保鏢出現在蟠桃會上。孫悟空大鬧天宮,惠岸作為觀音的馬仔親自跟孫悟空較量了一番。

菩薩聞言,即命惠岸行者道:“你可快下天宮,到花果山打探軍情如何。如遇相敵,可就相助一功,務必的實回話。”惠岸行者整整衣裙,執一條鐵棍,駕雲離闕,徑至山前。

觀音帶著寶貝從雷音寺出發到大唐尋找取經人,惠岸使者也在身邊。

那菩薩聞言,踴躍作禮而退。即喚惠岸行者隨行。那惠岸使一條渾鐵棍,重有千斤,隻在菩薩左右,作一個降魔的大力士。

豬八戒和沙和尚的武藝也是經過與惠岸做對比的。

那怪物手執一根寶杖,走上岸就捉菩薩,卻被惠岸掣渾鐵棒擋住,喝聲“休走!”那怪物就持寶杖來迎。兩個在流沙河邊,這一場惡殺,真個驚人。

他撞上來,不分好歹,望菩薩舉釘鈀就築。被木叉行者擋住,大喝一聲道: “那潑怪,休得無禮!看棒!”

而且,再收沙僧的時候,惠岸再次出現。

菩薩即喚惠岸,袖中取出一個紅葫蘆兒,吩咐道:“你可將此葫蘆,同孫悟空到流沙河水麵上,隻叫悟淨,他就出來了。先要引他歸依了唐僧,然後把他那九個骷髏穿在一處,按九宮布列,卻把這葫蘆安在當中,就是法船一隻,能渡唐僧過流沙河界。”

收服紅孩兒的時候,惠岸又來了,但這是最後一次出現。

42回。那菩薩吩咐概眾諸天各守仙境,著善財龍女閉了洞門,他卻縱祥雲,躲離普陀岩,到那邊叫:“惠岸何在?”惠岸乃托塔李天王第二個太子,俗名木叉是也,乃菩薩親傳授的徒弟,不離左右,稱為護法惠岸行者,即對菩薩合掌伺候。

書中一再交代,惠岸時刻不離觀音左右。但是我們知道,觀音有幾次出現都是一個人,並沒有帶著惠岸在身邊。剛開始收熊羆精的時候,觀音一個人來了。收鯉魚的時候,觀音秀了一把內衣秀。嗯,那個時候不見惠岸在身邊似乎,正常,也不正常。收坐騎金毛吼的時候,觀音也是一個人出現,惠岸不知所蹤。一個屢次被作者提到的最得力的助手不在觀音身邊,說明什麼?說明,惠岸另有所用!

取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你是神通廣大的觀世音,也有托大的時候。想當初,佛爺如來要發起取經活動,爭強好勝的觀音第一個跳出來要挑起重任。她自以為事情辦得容易輕巧,殊不知卻陷入了佛爺如來布下的一個大局!

如來曰:“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經,正善之門。我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曆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誰肯去走一遭來?”

當時在場的可是雲集了佛教所有頂級的高手。如來隻是說了要幹一件事,佛門其他各派還都在思念著怎麼做哩,愛管閑事的觀音立馬跳出來了。如來一看,既然觀音是想做冤大頭,那就成全她唄!

你看如來隻是輕輕讚揚了幾句觀世音,觀世音就輕飄飄不知所以嘍。

如來見了,心中大喜道:“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那菩薩到山腳下,有玉真觀金頂大仙在觀門首接住,請菩薩獻茶。菩薩不敢久停,曰:“今領如來法旨,上東土尋取經人去。”大仙道:“取經人幾時方到?”菩薩道:“未定,約摸二三年間,或可至此。”遂辭了大仙,半雲半霧,約記程途。

觀音說取經不過二三年,結果呢,總共花了一十四年!當然,如果按照史實就是一十九年!取經大業一事,把觀音搞得焦頭爛額,累死累活忙了14年,她得到了什麼?也許大家會說,觀音不是得到了熊羆精和紅孩兒兩個得力打手了麼?不是得到了取經團五個人的信任了麼?嗬嗬,後人研究觀音的得失,隻是光說了觀音的‘得’,卻沒有提到觀音的‘失’!觀音忙著辦取經大業,失去的也很多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