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暗笑道:“果依我師父之言,他要害我們性命,謀我的袈裟,故起這等毒心。我待要拿棍打他啊,可憐又不禁打,一頓棍都打死了,師父又怪我行凶。罷,罷,罷!與他個順手牽羊,將計就計,教他住不成罷!”
想來想去,總覺得惡人不除,必然禍害好人,為了避免被唐僧念上《緊箍咒》,於是變了個法兒,去南天門朝廣目天王借了個辟火罩。廣目天王本來有些不同意,說:你要救火,應該去向龍王借水啊,怎麼跑我這來了。聽完了猴子的敘述,笑了一笑,還是很情願地將罩子遞給了猴子。(大概骨子裏也認同猴子的做法吧!)
有了辟火罩的幫助,唐僧的火葬場瞬間就變成了安全庇護所,加上猴子的一陣風,時局一下子被扭轉了乾坤,那些原本很安全的其他禪堂,頓時火光連天,變成了消防前線。和尚們這下可有的忙活了,搬箱的搬箱,搶桌的搶桌,一時之間,滿院子的僧侶叫苦不迭。
這禪院都是木質結構啊,哪裏經得起猴子這般折騰,還沒到一炷香的功夫,整個寺院裏黑煙漠漠、紅焰騰騰,火光衝到天上如同威威血馬一般。
觀音院裏火光四射,不期驚動了黑風山上的熊羆怪。
說起這個熊羆怪,還真是一個有文化、有格調的妖怪。
這個黑熊精模樣雖然長得黑不溜秋,心靈卻是一等一的超凡脫俗。
你看他的住所:萬壑爭流,千崖競秀。鳥啼人不見,花落樹猶香。雨過天連青壁潤,風來鬆卷翠屏張”。進入其洞府之後,更是“臨堤綠柳轉黃鸝,傍岸夭桃翻粉蝶。雖然曠野不堪誇,卻賽蓬萊山下景”。還在門口貼了一幅對聯:“靜隱深山無俗慮,幽居仙洞樂天真”。
別看這種場景描寫在《西遊記》裏稀鬆平常,那通常可都是描寫神仙住所的,在妖怪的洞府裏這可是頭一回見。
那麼妖怪的洞府一般都是什麼樣的呢?
妖怪的洞府除了陰森,就是恐怖。比如,在七十五回的獅駝嶺中,孫悟空剛跑到洞口就看到:骷髏若嶺,骸骨如林。人頭發翽成氈片,人皮肉爛作泥塵。人筋纏在樹上,幹焦晃亮如銀。真個是屍山血海,果然腥臭難聞。東邊小妖,將活人拿了剮肉;西下潑魔,把人肉鮮煮鮮烹。簡直比地獄還地獄。
居所是身份的象征。一個人住什麼樣的地方,就反映出什麼樣的性格品味。黑熊精既然住在蓬萊仙境一樣的地方,自然就與那些隻知道吃人的低級妖怪不是同一個級別。你看他平時交流的生活圈子:不是道人就是白衣秀士,還經常和觀音院的老和尚講禪論道,簡直就是一個活脫脫的風雅之士。就連猴子見了之後,都要不禁感歎:“這廝也是個脫垢離塵知命的怪物。”
再看他的言行舉止。
那孫悟空來到黑風山上,躲在崖處偷看。但見席上坐了三個妖魔,其中一個黑漢笑道:“後日是我母難之日,二公可光顧光顧?”
生日就生日,黑熊精非要說成母難之日,這還是從妖怪嘴裏說出來的話嗎?
不僅如此,黑熊精偷到袈裟之後,不是自個藏著掩著,而是拿出來跟大家一同分享。順便還給金池長老也發了一份請柬。
請柬內容是這樣的:“侍生熊羆頓首拜,啟上大闡金池老上人丹房:屢承佳惠,感激淵深。夜觀回祿之難,有失救護,諒仙機必無他害。生偶得佛衣一件,欲作雅會,謹具花酌,奉扳清賞。至期,千乞仙駕過臨一敘是荷。先二日具。”
看看人家寫的請柬,真是文采斐然呐!與那些“小的們,把這和尚刮了毛洗幹淨了,大夥一起蒸著吃”的妖怪比起來,簡直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黑熊精的武功本來是和孫悟空差不多的,觀音曾說:“那怪物有許多神通,卻也不亞於你”,而孫悟空也自承認:“我也硬不多兒,隻戰個手平”。
可見黑熊精不是什麼泛泛之輩。
以黑熊精的能力,他大可以像猴子一樣大鬧天宮,至少在天庭裏混個臉熟是沒問題的。但他卻選擇了清幽,在黑風山上獨自潛心修道,悠然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一個人有了能力,不去大展宏圖,卻在一個幽林深處堅守著自己的精神家園,每天修修道,煉練丹。雖然修的道隻是旁門左道,煉的丹也不過摶砂煉汞,但就一個妖怪的修養來說,這已經是非常難能可貴了。
就拿偷寶貝袈裟這件事來說吧。
你看那黑熊精見到觀音禪院起火時,是怎樣一個心理反應?
他首先是大驚道:“呀!這必是觀音院裏失了火!這些和尚好不小心!我看時與他救一救來。”
黑熊精遠遠見到觀音院起了火,首先想到的是救火。因為此時正是夜半三更時分,黑熊精本來是在睡覺的,來之前並不知道寺廟裏有寶貝。一個妖怪,能夠在半夜時分,大老遠地從二十裏開外跑來救火,這足以證明他的出發點是絕對善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