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六十章【禪心】(2 / 3)

唐僧推聾妝啞,寂然不答,他心裏在想什麼?這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動作瞬間地被黎山老母抓在眼裏,她隱隱感覺到此時的唐僧內心並不平靜,很可能正在猶豫之中:既想去西天取經,又想留下來結婚。

好吧,你有你裝聾作啞的權力,我也有旁敲側擊的實力。

既然這樣,就讓我再試你一試!

黎山老母頓了一頓,繼續說道:“我今年四十五歲。大女兒真真,二十歲;次女愛愛,十八歲;小女憐憐,十六歲,俱有幾分顏色,料想也配得過列位。”

聽完這話,唐三藏:好似雷驚的孩子,雨淋的蝦蟆,隻是呆呆掙掙,翻白眼兒打仰。

唐僧聽到這番話後,為什麼會驚呢?

因為黎山老母鄭重其事地告訴他:我今年四十五歲。

我今年四十五歲,看上去隻是在交代年齡問題,其實是在跟唐僧撇明一個話題:三個女兒的年齡和我的年齡都交代了,你自己看著辦吧!言下之意,不光是我的三個女兒要招夫,連我這個做娘的今個兒也要招夫。

這就涉及到一個輩分匹配的問題。

你想啊,寡婦那邊是四個女性,取經團隊這邊也是四個男性,本來四男四女互相匹配,大家可以自由選擇,誰也礙不著誰。但是有了輩分問題,這事就沒那麼簡單了,三個徒弟都在同一輩分上,他們可以自由選擇這家三個女兒中的任何一個,選擇哪一個都是貌美如花,青春可愛。可是唐僧卻不同了,因為有了輩分問題的存在,他實際上已經沒有了選擇的餘地。

也就是說,三個徒弟配三個黃花大閨女,而自己就隻能配這個半老徐娘的寡婦,這不是冤枉死人了嗎?

黎山老母先前說到自己有家資萬貫,娘女四人時,唐僧隻是推聾妝啞,瞑目寧心,反正你也沒說要把哪個女兒匹配給誰。但是當黎山老母談及我要和三個女兒一起招夫時,唐僧卻不再裝聾作啞了,而是突然變得像個受到了驚嚇的孩子。

如果他心如止水,何來這一驚嚇呢?

黎山老母徹底明白了,原來他家夥的推聾作啞都是裝出來的。

好啊,你小子果然六根未盡!怪不得南海觀音要我們來試你。

唐僧一聲不吭,翻著白眼兒打仰,卻把坐在一旁的豬八戒給急壞了。

八戒聽說這家富婆要把三個年輕美貌的女兒許配出去,早已心癢難撓,坐在椅子上似針戳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走上前,扯了師父一把道:“師父!這娘子告誦你話,你怎麼佯佯不睬?好道也做個理會是?”

八戒這一問,把唐僧的念頭徹底打斷了。

唐僧猛抬頭,咄的一聲,喝了他一頓:“你這個孽畜!我們是個出家人,豈以富貴動心,美色留意,成得個什麼道理!”

你奶奶個豬頭啊,沒看見老子心裏正煩著嗎!這裏有這麼多人都在場,你偏要我做什麼表態。你說,我怎麼做表態?這不是逼我把話往絕路上說嘛。

你們幾個倒好,可以選擇三個嬌滴滴的妙齡少女,為師我可慘了。你說,這四十五歲的半老徐娘我能要嗎?

對於豬八戒的提問,唐僧並不是采取諄諄規勸,而是代之以怒不可遏。本來一句直截了當的回答,唐僧確是大動肝火。那大概的意思是:我是決計不能和這老寡婦結婚的。

你個死豬,就知道獨個自己美,什麼時候替為師的想過了?唐僧一把怒火加在了八戒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