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拖延—明天再做也不晚(1 / 1)

拖延最深層的原因來自於眼前享樂主義。這種人生活的目的在於設法得到歡樂,避免痛苦,至於將來,則絲毫不加顧及。

徐新是某公司策劃部部門主管,他以前做事認真、積極,但自從升為主管後便染上了拖拖拉拉的毛病,徐新為這毛病煩惱不已。

有一天,他在上班途中信誓旦旦地下定決心,一到辦公室立即著手草擬下一年度的部門預算,徐新於九點整準時走進辦公室。但他並沒有立刻開始預算草擬工作,因為他突然想到不如先將辦公桌及辦公室整理一下,以便在進行重要的工作之前為自己提供一個幹淨與舒適的環境。

他總共花了30分鍾的時間,使辦公環境變得有條不紊。徐新雖然未能按原定計劃在九點鍾開始工作,但他絲毫不感到後悔,因為30分鍾的清理工作不但已獲得顯而易見的成就,而且它還有利於以後工作效率的提高。

徐新麵露得意神色隨手點了一支香煙,稍作休息。此時,他無意中發現報紙上的彩圖照片是自己喜歡的一位明星,於是情不自禁地拿起報紙來。等他把報紙放回報架,時間又過了10分鍾。這時徐新略感不自在,因為他已自食諾言。不過報紙畢竟是精神食糧,也是重要的溝通媒體,身為企業的部門主管怎能不看報,何況上午不看報,下午或晚上也一樣要看。這樣一開脫,心也就放寬了。

正當他正襟危坐地準備埋頭工作時,電話鈴響了,那是一位顧客的投訴電話。徐新連解釋帶賠罪地花了20分鍾的時間才說服對方平息怒氣。掛上電話,他去了洗手間。

在回辦公室途中,徐新聞到咖啡的香味。原來是另一部門的同事正在享受“上午茶”,他們邀徐新加入。他心裏想,剛費心思處理了投訴電話,一時也進入不了狀態,而且預算的草擬是一件頗費心思的工作,若頭腦不清醒,則難以完成,於是,徐新毫不猶豫地應邀加入到享受“上午茶”的行列,與大家聊了起來。

回到辦公室後,他果然感到神清氣爽,滿以為可以開始“正式工作了”—擬訂預算。可是,一看表,已經10:45了,距離11點的部門例會隻剩下15分鍾了。他想,反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也不太適合做比較龐大耗時的工作,幹脆把草擬預算的工作留到明天算了。

故事中的徐新明顯是具有拖延心理。拖延是成功的大敵,形成拖延心理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自我擊敗感”的意識常常導致抑鬱、消沉、煩惱、妄自菲薄等種種不良的情緒,它可以使人渙散鬥誌、精神沮喪,使人感到沉重的精神壓力。

(2)“受挫折耐力低弱”也是產生懶惰的重要原因。這種心理,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遇事經不起挫折,它實際上能起助長“自我擊敗”心理形成的作用,從而走向另一個極端。

(3)對別人產生敵對情緒,與第二個原因有許多共同之處。它產生於一種“應該必須式”的意識。若是這些條件沒有達到,你就會感到氣憤,從而進一步產生拖延的心理。

(4)與人的適應能力低下有關。時代與條件的變化,需要人們更新觀念。然而,遺憾的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這一點,有的人因為惰性太強而跟不上形勢,有的人因為競爭失敗而被淘汰出局,有的人雖費盡心機仍然成為時代的落伍者,有的人因為不遵守“遊戲規則”而受到了懲罰,有的人因為太為所欲為而四處碰壁……於是,這部分人在失望、失意、失落、失敗等情況下,加入了精神怠倦者的行列之中。

拖延最深層的原因來自於眼前享樂主義。這種人生活的目的在於設法得到歡樂,避免痛苦,至於將來,則絲毫不加顧及。拖延是一種不良習慣,如果你有拖延的惡習,不妨試一試下麵的這些訣竅。

(1)設定一個截止時間(期限)—沒有期限的任務可以被無限期地推遲,設定一個日期然後堅持下去。

(2)設定一種獎勵機製—使其與任務相當。下午的時候清理完車庫是值得到外麵大吃一頓的,發布了一個開發了14個月的軟件值得犒勞自己一次熱帶旅遊。

(3)安排後續工作—指派某人當一個“嘮叨的家夥”。給予他們許可來定期檢查,以確保你還在繼續做值得做的或計劃做的事情。

(4)先做它—當你有最多能量的時候,首先完成困難的任務。

(5)把大任務分割成小任務—如果整個任務看起來太大而難以完成,就把它分割成易處理的一個個子任務。

(6)現在就做—別再推遲了。有時候你隻需投入精力,它就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