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道童(1 / 2)

清晨,山霧朦朧,老林深處偶爾傳來幾聲鳥啼。

巨樹參天,古徑通幽。

一道童,肩挑雙桶,從山上順古徑而下。山下一條溪流從遠山深處蜿蜒而出,流過此處。

道童來到溪邊,小心翼翼的把木桶灌滿了大半,而後用手從溪水中舀出一些,散在臉上。溪水清涼,涼意衝散了道童臉上的睡意,蹲在溪邊的他,看著水中的倒影,似乎很滿意,情不自禁笑出了聲。

笑聲不大,在山穀中沒有回音。

似乎還有事情,道童從溪邊起身,擔起兩個木桶,沿著古徑上山而去。

道童年紀不大,隻有十三歲,是山上“三山觀”的弟子,名叫金祿。下山挑水,是每日的必修功課,一天三次,這隻是第一次。

清晨的道觀很安靜,師兄們還沒有起床,現在起來的都是諸如金祿這般剛剛入門的弟子,都在謹慎的做著各自的功課,挑水、掃地、洗衣、燒水……

金祿將兩桶水倒入水缸,此時的他氣息平穩,沒有絲毫疲累的跡象,而後挑起空桶,繼續下山。

朝陽繼續上升,道觀中的人影漸漸多了。

金祿第三次將木桶裏的水倒入水缸中,長舒了一口氣,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肩膀,結束了今天的早課。

“我要努力用功,早日修煉出真元,擺脫這個厭煩的早課。”金祿小聲的嘀咕,邁步走向吃飯的地方。

三山觀不是普通的道觀,而是一座修仙的宗門。門中修為在靈體境的弟子,每日都要做一些“早課”,實際是雜務,金祿剛進門不到半年,修為在靈體境,宗門派給他挑水這個早課。

金祿吃完早飯,沒有直接離開,而是又要了兩份。

“一份是古師兄的,一份是段師兄的。”金祿看著手裏的兩份早飯,一手一份,分辨好所屬,這才離開飯堂。

三山觀,在創派之初,確有三座山峰,後來宗門發展,又相繼占據了周圍的七座山峰,現如今共有十座山峰:主峰、第一至第九峰。

主峰是三山觀的主體所在,是掌門所在的位置。門內的主要建築都建在這裏,其餘九峰大多是各大長老及弟子的住所。所以主峰的運轉,需要人手遠超其他幾峰,但主峰人手不夠,就從其他九峰中,抽調修為在靈體境的弟子,來主峰做事。

金祿是七長老門下的弟子,在第七峰。

“小師弟,回來啦。”

“小師弟,早課累嗎?”

……

金祿是第七峰上最晚入門的,是以大家都以“小師弟”稱呼。

金祿剛回到第七峰,他的師兄們就過來打招呼。師兄們對這個小師弟還是很照顧的,這讓忙了一早上的金祿感覺很溫馨。

和眾師兄們打過招呼,金祿來到古師兄的住所。

“古師兄,你的早飯我給帶來了,快出來拿啊,我還要去段師兄那裏呢。”

金祿一邊敲著房門,一邊喊道。

古師兄,古劍痕,七長老門下第五弟子。

“來啦來啦!我說小師弟啊,你小點聲啊,你這麼大聲,師父聽見了,又該罵我不求上進了,要是他老人家一個不高興,我就該關禁閉了。”

說著,房門打開,古劍痕一邊穿著衣服,一邊從金祿手裏接過了早飯。

修行之人,本應當刻苦努力,早起晚睡。可是古劍痕卻從來都是早睡晚起,因為這個,多次受到師父七長老的責罵,卻從來不改。

“好了,古師兄。你下次你早點起來,我保證不會大聲,我還要去段師兄那裏,再會吧。”

從古劍痕那裏出來,金祿朝著段師兄那裏走去。

段師兄,段林,七長老門下第六弟子。

段林倒是已經起來了,正在房間裏等著金祿。透過窗戶看見金祿過來,馬上起身開門。

“小師弟,你可來了,師兄我這肚子早就叫喚了。”段林接過金祿的早飯,立即開吃。

金祿看著段林,不知道說什麼好。修道之人,修為越高,對食物的需求越低,他們僅憑從天地間吸收的靈氣,就可以維持身體的消耗。雖說這段林和古劍痕不是什麼得道仙人,可以不食人間煙火,但是憑他們的修為,也不至於天天吃這些五穀雜糧。自從金祿來了之後,一個月裏,有二十幾天要給他們帶早飯。

金祿曾問過他們原因,古劍痕回答“習慣難改”,段林回答“跟古師兄學的”。金祿慶幸,第七峰上隻有他們二人如此,不然自己不知還要帶多少早飯。

“段師兄,你上次借我的《大陸修仙史》,我已經看完了,你還有其他的書沒有?”

金祿看著吃的正香的段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