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孔廟、孔林裏的許多古跡名勝,早期的已經有兩千多年曆史,而即使是明清時所修建的古跡,也已經有幾百年曆史。為了使這些古跡能夠完好地保存下去,對“三孔”進行修複保護已經是勢在必行。

為此,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後,“三孔”所在地的有關部門加大投資,開展了多次對“三孔”的修複活動。

“三孔”不僅是一處古建築群,它代表著中華儒家文化。在新的發展形勢下,中華傳統文化的地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弘揚傳統文化,尤其是弘揚儒家文化,已經從口號變為行動。為此,“三孔”所在的曲阜人民,修建了孔子六藝城,還開展了祭孔等多項文化活動,以使孔子和他的儒家思想在新形勢下得到弘揚。

(一)三孔的修複保護

作為孔子的故裏,作為儒家文化的發祥地,孔府、孔廟和孔林,曆來受到人們的尊重。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也非常注重對三孔的保護工作。1961年,“三孔”即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後,“三孔”所在的當地政府加緊了對“三孔”的修複保護工作,及時對開發、孔廟、孔林中因各種原因遭到毀壞的古跡,進行了修複。

進入21世紀,為加強對“三孔”的保護和利用工作,“三孔”所在的曲阜市文物局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有利時機,積極向國家申請了保護資金。

在此種情況下,國家遺產地“三孔”保護項目和曲阜魯國故城保護項目分別於2007年8月和2008年7月被省發改委正式立項,列入2009年第四批擴大內需國家預算內投資計劃。

國家遺產地“三孔”保護項目計劃投資,建設內容包括三孔管理基礎設施工程、環境整治工程、展覽及信息谘詢設施工程。

2010年3月1日,國家遺產地孔府及孔廟和孔林保護項目保護項目開工儀式在孔府檔案館隆重舉行,這也標誌著“三孔”保護項目工程的正式啟動。

此次“三孔”保護工程的實施,為保護好、管理好、使用好和傳承好“三孔”文化遺產,充分發揮其在傳承優秀曆史文化,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修建孔子六藝城

為了全麵反映孔子文化,三孔所在地籌建了曲阜孔子六藝城。

孔子六藝城是以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倡導並在教學實踐中所教授的六藝,為引線,運用現代聲、光、電等科技手法融購物、美食、遊樂為一體的大型文化旅遊勝地。

曲阜孔子六藝城座落於曆史文化名城曲阜南新區春秋路東首,占地200畝,建築麵積5萬平方米,采用天圓地方的建築格局。

自1993年9月26日開放以來,以優美的環境、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巧妙絕倫的景點設施和一流的服務,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遊人。幾年來,先後接待了印度前總理夫人索尼亞·甘地、圭亞娜總統夫人珍妮特·賈根等兩百多位重要領導人和外國貴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