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稱獅子為“瑞獅”、“醒獅”,認為獅子是祥瑞的象征。在我國各地都有舞獅的習俗,每逢喜慶的日子,人們都會舞起吉祥的獅子。
舞獅是喜氣洋洋的流露,是好年景好生活的詮釋,贏得了人們的普遍喜愛。
舞獅運動是我國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自古以來深受人民大眾的喜愛,且曆代相傳,形成了極其燦爛的舞獅文化。
(一)舞青獅文化獨特
青獅有史以來就寄托著人們驅魔避邪、納福迎祥的美好願望。
在佛教的典籍中,青獅就是文殊菩薩的坐騎,與普賢菩薩的坐騎白象齊名,為佛教的兩大神獸。故在潮汕民間隻要是國家慶典、神誕祭典、歡慶春節、住宅奠基、迎神賽會等各種活動,都有舞青獅的習俗,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萬事如意。
青獅作為傳統潮汕獅,其體形碩大,外表猙獰威猛,目如銅鈴,口似血盆,與其它獅種有著明顯的區別。特別是一抹潔白的眉毛分外的醒目,自古民間就有“青獅白目眉”和“獅王”的美譽。
青獅與醒獅相比,無論從外形還是從重量上,都要超出一倍以上。醒獅輕巧靈活,一般人稍加培訓就能作簡單的表演。而青獅獅頭碩大沉重,最重的有10多千克,動作幅度大,一般人舞動幾下就氣喘籲籲。所以,青獅的舞獅隊員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需較高的武術造詣才具備舞青獅的基礎。
據潮汕民間典籍記載:潮汕的獅子一般分為青紅黑三種顏色,代表三國桃園結義的劉備、關羽、張飛三雄。其中,又以青獅為最大。舊時,舞青獅代表舞獅中的最高級別,沒有實力的獅隊都選擇舞紅獅和黑獅,不敢舞青獅。如果幾支獅隊在路上相遇,其它獅隊都應該避讓,讓青獅隊先行。
據普寧《客家風俗誌》記載,當地所舞的獅分青獅、紅獅、貓獅三種。主要根據獅班本身的功夫高低深淺而定。青獅白眉,為武功最強者,一般多不敢濫稱;紅獅代表武功中等的,最為普遍;貓獅為少年兒童所舞,功夫較淺。
青獅的影響還遍及福建和台灣南部。據福建《漳州府誌》記載,漳州和泉州獅根據武藝的高低不同,分為“青獅白目眉”、“青獅”和“烏獅”三個等級,以青色獅兼畫白眉毛的獅隊武藝為最高強。
泉州流傳著一句俗話:“青獅白目眉,有本事任你來”。漳州白湫坑就曾有青獅白目眉口咬利劍樣式的泉州獅。德化赤水《許氏家譜》、西敦《林氏家譜》等記載,舞獅按武藝高低分等級,其中以號稱青獅白目眉的武藝為最高強,一般的獅隊都不敢舞青獅。
由此可見,青獅一直以來在我國的舞獅文化中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青獅白目眉在各種獅隊中都是公認的獅王。
林城的青獅在20世紀初,由客居長興的河南人傳入本地。
據說,古代有一頭“青獅”,英勇善戰。為了保衛國家,它忠貞不屈,死守皇宅,平反了奸賊內亂。皇帝為了獎勵它,特賜予王位,欽筆“獅王鎮宅”也由此而來。
後經過流傳演變,人們紮獅舞獅,獅舞也由此而來。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林城青獅活動較頻繁,表演範圍也較廣,除在本縣演出外,還到安徽、江蘇等地表演。
林城青獅一般由“急急風”鑼鼓入場,“青獅”渾身為青綠色,獅頭較小,每頭獅子由兩人合扮,前者雙手握住獅頭道具戴在頭上,後者俯身雙手抓住前者的腰帶,身披著用麻、羊毛編織加工而成的獅皮。
鑼鼓一響,一對雌雄獅子歡躍起舞,表演非常靈活,其動作有蹦跳、歡跳、獅子直立、雙獅對吻、搔癢、獅子攀桌、獅下桌前跳、獅下桌側跳、獅子打滾等,舞獅者的動作難度較大,要經過不斷地艱苦操練方能勝任。
除了正月“拜門子”外,林城青獅還有“打地場”表演,即每逢喜慶佳節在農村村頭作集體表演,並由領班人員表演“喊彩”,即一邊讓獅子舞動一邊說唱一些大吉大利的話,俗稱“討吉利”,但沒有正規的曲調。
領頭的獅子則要表演“含彩”,即主人將紅包係在一根木棒上,在獅子舉高,獅子用嘴巴去接紅包,跳得越高則紅包給的錢越多,俗稱“接彩頭”。
在“打地場”中,有一項表演動作當地人稱之為“背包”。舞青獅者會在原來表演動作的基礎上,融合部分武打和雜技動作,技巧更加高,場麵也更加精彩。
在中華幾千年的燦爛文明中,舞獅作為一種代表性文化,起到向世界傳播中華文明和友誼的重要橋梁作用。青獅文化可以說是中華舞獅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二)田陽壯族舞獅
廣西田陽壯族的舞獅,有高難、驚險、奇美的特點,體現濃鬱的民族特色。
有史料記載以來,舞獅已經流傳了450多年,並逐漸由建國初期以拜年、慶典、助興為主的地麵舞獅,發展到擁有“獅子上金山”、“獅子過天橋”、“刀尖獅技”、“高樁飛獅”、“金獅雄風”等一係列絕技的高空表演,並頻頻涉足體壇,譽滿全國及海外。
田陽壯族舞獅套路多,節目豐富,技術精湛,融武術、舞蹈、雜技於一體。從性質上,舞獅可分為地獅和高空獅兩種:地麵舞獅屬文派舞獅,以活潑可愛的頑皮形象為特點,主要在地麵表演閃、撲、挪、騰、滾或滑稽動作逗引人們。
獅子由戴著頑皮馬騮和滿臉笑容的大頭佛麵具的隊員一前一後帶路引逗,在爆竹聲和鑼鼓打擊樂的配合下表演。一般用於節日慶祝、拜年、祝賀、集會、婚慶、參軍等活動中。
高空舞獅屬武派舞獅,主要特點是把武術、雜技、舞蹈動作融進舞獅中,以高台表演為主,一般由一名手持獅珠的引獅者帶路、逗引獅子表演各種扣人心弦的造型動作,可攀上20多張高凳疊起的金山上施展雄姿。舞獅者可在半空高懸的鋼索繩子上翻滾跳躍,如履平地,可在刀尖上表演頂肚旋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