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古城是萬裏長城的東部起點。古城主要由關城、東羅城、西羅城、南翼城、北翼城、衛城和哨城等組成。經過六百多年的風雨剝蝕、戰火洗禮,一些古城局部損壞嚴重。
自2003年開始,河北省政府、秦皇島市政府開始實施“山海關古城保護開發項目”,進行文物修複,使山海關逐漸恢複曆史風貌。
山海關保護開發工作不僅在於古建築的修複,更連帶周邊一些景區進行開發,使古城與現代城市融合一體,再現當年雄關風情。
(一)古城保護開發
山海關古城保護開發工程不同於單體文物修複,更不同於建設一座全新的旅遊景區。這是一項既要保護好現存的曆史文化遺產,修複業已損毀的標誌性古代建築,又要按照規劃興建旅遊商務活動設施的浩大而繁複的工程。
以弘揚長城文化,保護世界遺產,延續曆史文脈,挖掘古城內涵,傳承民族傳統為指導思想,恢複山海關長城軍事重鎮的風貌及其相關政治、經濟、文化、民俗之構成。
打造旅遊名城,拓展旅遊空間,豐富旅遊資源,滿足遊人需求,再現山海關古城厚重的曆史文化積澱,保持山海關不衰的旅遊品牌。
山海關保護開發工作遵循“保護第一、合理開發、科學管理、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原則,山海關區建立了古城項目保護開發“雙打組合”運行機製,吸納民間和社會資本投入,有效地帶動了古城保護開發項目的快速、全麵和有序推進。
以打造新時代天下第一關為主題,再現明清時代政治、軍事、文化為一體的古城曆史風貌。打造“文化旅遊名城”,豐富旅遊內涵,營造旅遊新賣點,優化旅遊環境,創造世界級旅遊勝地。
(二)古城功能分區
依據整體保護恢複古城,分片建設開發新區,體現“保文、複古、建新”的方針,保留恢複有價值的、拆除治理違章的、整飾改造不和諧的、外遷高質量的,使山海關古城真正成為長城軍事重鎮、曆史文化名城。
大明城軍事體驗區位於東羅城,占地麵積360畝。這一區域將再現明代軍事、屯田、演兵的場景,打造一個彰顯曆史、富有韻味和旅客參與性的旅遊景區。
東四坊休閑遊憩區位於關城東北片,占地麵積63畝。恢複山海關曆史上的乾健、坤順、巽武、艮鋪四坊,營造時尚、現代的休閑娛樂中心。
市井文化體驗區位於關城東南片,占地麵積530畝。保持曆史街區的同時,修複有價值的古民居四合院,展示古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手工藝製品,利用傳統民居開展庭院式旅遊活動,引入民俗客棧、說書場、茶館、酒肆、地方特色工藝品商店,設榆關舊市、文化遺產中心、民間藝術館。
曆史文化展示區位於關城西北片,占地麵積450畝。主要展示山海關古城的曆史沿革、城市發展、重大曆史事件,讓遊人充分領略山海關古城的曆史地位,恢複高麗館、督師府、總兵府、東北軍俱樂部、魯班祠、孔廟、大悲閣、徐達廟等。
四合院商住區位於關城西南片,占地麵積600畝。建設新概念四合院最佳居住區,展示古今生活特色、體現休閑、居住、貿易、娛樂活動等諸多功能。為遊人提供具有濃鬱北方特色、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店鋪和四合院,建設與現代居住生活配套的具有分時度假功能的休閑、餐飲、購物、娛樂設施。
在新的曆史時期,山海關雖然失去了往昔戰爭年代緊扼關塞的軍事作用,但是它的人文價值,旅遊價值正在被火熱的開發著。山海關正以一種磅礴的熱情歡迎著來自五州四海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