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個腳印能做到;一鳴驚人不好做,但一股勁隻做一件事可以做到;一下成為天才不可能,但每天進步一點點有可能。
1983年,恐高症患者伯森·漢姆徒手攀登,登上了400多米高的紐約帝國大廈,創造了吉尼斯記錄。漢姆94歲的曾祖母聞訊後,特意從100公裏外的葛拉斯堡徒步趕來。老人要以這種特殊方式,給曾孫的創記錄慶祝活動添彩。在不經意間,她竟又創造了一個耄耋老人徒步百公裏的世界記錄。
《紐約時報》的一位記者采訪老人,問她在徒步而來時,是否因為年齡等原因動搖過。老人一臉輕鬆道:“小夥子,一口氣跑100公裏,那需要很大的勇氣,但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隻要你走一步,接著再走一步,然後一步接一步,100公裏也就走完了。”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任何偉大的工程都起始於一磚一瓦,任何耀眼的成功也都始於一跬一步。成功之前所做的一切瑣碎工作都很容易讓人厭倦,但成功就是一磚一瓦、一跬一步不斷累積的結果。單看一天,或許沒有任何成效,但堅持不懈,放眼未來,總有一天,量變總會引起質變,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說,世界上隻有兩種動物能達到金字塔頂。一種是老鷹,還有一種就是蝸牛。
老鷹和蝸牛,它們是如此的不同:鷹矯健凶狠,蝸牛弱小遲鈍。鷹性情殘忍,捕食獵物甚至吃掉同類從不遲疑。蝸牛善良,從不傷害任何生命。鷹有一對飛翔的翅膀,而蝸牛背著一個厚重的殼。它們從出生就注定了一個在天空翱翔,一個在地上爬行,是完全不同的動物,惟一相同的是它們都能到達金字塔頂。
鷹能到達金字塔頂,歸功於它有一雙善飛的翅膀。也因為這雙翅膀,鷹成為最凶猛、生命力最強的動物之一;與鷹不同,蝸牛能到達金字塔頂,主觀上是靠它永不停息的執著精神。雖然爬行極其緩慢,但是每天堅持不懈,總能登上金字塔頂。
在攀登的過程中,蝸牛的殼和鷹的翅膀,起的是同樣的作用。可惜,生活中,大多數人隻羨慕鷹的翅膀,很少在意蝸牛的殼。所以我們處於社會下層時,無須心情浮躁,更不應該抱怨頹廢,而應該靜下心來,學習蝸牛,每天進步一點點,總有一天,你也能登上成功的“金字塔”。
據調查,世界500家大企業的CEO平均每天至少抽出15分鍾以上的時間來閱讀,每個星期就能翻閱大概30份雜誌或圖書,一個月可以翻閱100多本雜誌,一年就能閱讀1000本以上的書籍。看看吧,每天隻要抽出15分鍾,那些偉大的管理者們就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管理好企業。從此可以看出,每天進步一點點的力量是多麼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