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平民宰相”(1 / 3)

2010年6月4日,曾擔任鳩山內閣副首相的菅直人接替鳩山由紀夫出任民主黨新黨首並就任日本戰後第94任、第61位首相。在日本政壇摸爬滾打整整30年的菅直人終於登上了政治生涯的頂峰。菅直人是民主黨實現曆史性政權更替後推出的第二位首相,也是日本國民在連續經曆14年的“世襲議員首相”時代後迎來的又一位“平民宰相”。

出身“草根”的平民政治家

戰後日本政治“世襲”現象嚴重,首相多出自政治世家,“子承父業”、“兄終弟及”屢見不鮮。菅直人則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他1946年10月10日出生於山口縣一個普通工薪家庭,其父任職於一家玻璃公司,後因工作調動而遷往東京都三鷹市落戶。平民出身沒有給菅直人提供優於他人的“起跑線”,但在日本國民日益厭倦“世襲”政治的情況下,卻成為他獲取民意支持的“金字招牌”。菅直人一向強調自身的“草根”屬性以獲取普通民眾的認同和支持。在當選黨首、首相的前夜,菅直人在競選演講中強調,“我生長在一個普通工薪家庭,沒有特殊社會關係,如果像我這樣背景普通的人能擔負起首相的重大職責,對日本政治來說將是件相當積極的事”。在奧巴馬成為“美國夢”傳奇人物的今天,菅直人的身份背景和宣傳策略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日本國民的胃口,為其贏得了高支持率的“開門紅”。

曲折的從政之路

菅直人的從政之路並非一帆風順,“草根”之謂確有來由。20世紀70年代正是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瓶頸期,社會分配不公,環境破壞嚴重,不同階層尖銳對立,學生運動也接連不斷。就讀東京工業大學的菅直人表現出高度的政治熱情和才能。他參與組織了“全國學校改革推進會議”並成為其主要領導人。大學畢業後,菅直人曾經曆了短期的職業徘徊。他考取了專利代理律師資格,幫別人辦理各種專利手續。他本人也發明了一種計算麻將分數的計算器並獲得專利。菅直人曾將此專利提交給任天堂等電子遊戲製造商,但未獲企業投資。他後來笑稱,如當年一切順利,自己很可能已成為像比爾·蓋茨那樣的富翁,但發明無人問津,隻好決定從政。盡管沒有可利用的家庭資源,但頗具政治天賦的菅直人深諳如何化劣勢為優勢,他出身平民,從政起點也從市民運動開始。菅直人參與了改善居住環境的市民權利運動,並從中積累了最初的從政經驗。1974年第十屆參院選舉之際,28歲的菅直人出任著名婦女運動活動家市川房枝的選舉事務局長並成功助其當選參議員。小試牛刀獲得成功後,菅直人顯示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毅然決定角逐眾議院議員席位。1976年,30歲的菅直人在沒有任何政黨支持的情況下首次競選眾議員即慘遭敗績。次年,菅直人與脫離社會黨的江田三郎一起組建“社會市民聯合”(後改為“社會民主聯合”),但在1977年和1979年又兩度敗選。這些挫折並沒有澆滅菅直人的從政熱情,他憑著一股鍥而不舍的“草根精神”,終於在1980年如願當選眾議員,正式開始了政治生涯。飽含挫折的從政經曆無疑是一筆寶貴財富,它令菅直人能以更大的韌性與耐心去應對此後的政治變動和起落沉浮,最終使他一步步登上政壇中心並站穩腳跟。

“反官僚”的政治明星

1996年,橋本龍太郎聯合政權誕生,50歲的菅直人被任命為厚生大臣。當時,因使用不潔血液製劑感染艾滋病毒的問題在全國鬧得沸沸揚揚。該事件的起因是1976年日本政府允許來自美國的某血清製劑上市,但由於該製劑帶有艾滋病毒,使許多白血病患者受到感染。1982年,在美國媒體廣泛報道出現死亡病例後,日本政府及有關藥廠卻堅稱此事與製劑無關,延誤了製劑回收,導致日本1600多人感染艾滋病毒,至今有400多人死亡。剛上任的菅直人與試圖撇清行政責任的厚生省官僚展開拉鋸戰,搜查並公開了官員們敷衍塞責的證據,並宣布政府為此負責,向受害者道歉。由此全國嘩然,日本政府和藥廠成為被告,並在和解之後向受害者支付了高額賠償。菅直人麵對死者遺像下跪合掌、公開謝罪的鏡頭出現在全國觀眾麵前,不僅令國民首次看到了“民告官”的勝利,也給為民請命的菅直人帶來了極高聲譽和重要政治資本,使其一躍成為日本版的“包青天”,在民調中多次被評為“最理想的首相人選”。這一政治經曆也為菅直人在政治活動中貫徹“反官僚”姿態和堅持平民立場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