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零售業的概念中裏,泡菜、紫菜包飯等這類韓國小菜屬於生鮮商品,滿足居民三餐所需,消費頻率高、黏性強,是不折不扣的吸客利器。因此,在零售業整體增速下滑的情況下,連鎖超市都將生鮮作為經營的重點品類。
相比之下,Green Tree的特色是進口零食、日用品等標準化商品。在渠道多樣化的今天,上述特色已不足以構成優勢,加上成本高企,店鋪在沒有作出任何改變的情況下,撤離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逆勢求變
誰都無法逃離大環境的影響。今時聯亦是如此。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韓元貶值,曾一度觸發韓國留學生的撤退潮。此後,韓國經濟雖然有所複蘇,但步伐疲弱,來華的留學生遠不如之前多。
“前幾年韓國人在五道口隨處可見,現在少了很多。”立華說。同樣的變化也體現在今時聯的店裏。這家原本以韓國留學生為目標客群的店鋪,如今有三分之二顧客是中國人,他們的人均客單價也要比韓國人高出幾十元。
與五年前相比,今時聯的租金漲了兩三倍,人力成本也在上升,利潤空間不斷被蠶食。
“(這兩年)經營壓力肯定是有的,房租和人工都在漲,但商品卻不能再漲太多,客人對漲價很敏感的。那麼,怎麼提高營業額呢?就是增加客人,銷量多了其實是一樣的。”立華說。
當東源大廈提出讓今時聯擴大店麵時,立華沒有多想就同意了,因為“能吸引更多的客人”。今時聯原來的店麵有200多平方米,擴建後的麵積幾乎增了一倍。雖然每月的租金成本也隨之上漲,可立華堅信擴建肯定會帶來營業額的提升。看著更加寬敞亮堂的店鋪,她打算將這家店做成旗艦店,下一步把店開進高檔小區。
兩年前,今時聯做了獨立網站,還開了淘寶店。為了便於線上的搜索,最近與今時聯同名的淘寶新店也正式上線。這些都是立華的助理行健的主意。“她年輕,有想法,對網店更有發言權。”立華指了指旁邊的助理,讓她發表意見。
“不走線上實在不行了,因為食品店在線上的空間很大,所以就做了淘寶,打算發展一下。”行健告訴記者,現在線上的收入大概能占到總收入的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淘寶店主要通過實體店導流和宣傳。“大家太擔心買到假貨了,而我們有實體店在背後支撐,打包、發貨都是在店裏,所有的東西都是貨真價實的。”
不過,由於堅持與線下同價,今時聯受網上價格戰的衝擊比較大,銷量不是很大。“比如一包拉麵我們賣五塊多,進貨成本已經很高了,可有人就隻賣兩三塊錢,消費者有時會質問:你們怎麼賣這麼貴?對銷量就會有影響。”
行健坦言,現在淘寶也不太好做,價格競爭非常激烈,今時聯也打算嚐試微店一類的渠道。“(在線上)我們沒有太多的經驗,隻能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