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剛直不阿,廉潔自律
耶律楚材為官一生兩袖清風,在做人方麵更是堪稱千古楷模。成吉思汗率兵攻打西夏,西夏被蒙古軍隊打敗了。西夏國的奇珍異寶自然就沒人管了,蒙古的將領們紛紛進城搶奪金玉財寶,生怕自己搶不著。耶律楚材絲毫不為錢財所動,卻仔細搜集、保存了許多文獻資料,在別人眼裏沒人要的破爛,他卻如獲至寶。他還讓人把西夏國的藥材收集起來,別人覺得很奇怪,問他:“難道你要去做藥材生意嗎?”耶律楚材笑而不答。後來蒙古軍隊中疫病流行,奪走了許多人的性命。這時,耶律楚材就把平日裏收集的藥材拿出來,這些藥材救活了好幾萬人。1227年,他奉命到燕京整頓秩序。當時京畿之內,許多權勢人家的子弟非常囂張,目無法紀。一到黃昏,一些貴族子弟便出來結夥搶劫,行凶殺人。別的官員都敢怒不敢言,百姓們更是人心惶惶。耶律楚材卻不徇私枉法,不畏強暴,不為利益所動,秉公而斷,公開斬了16名這類罪犯,為百姓除了大害。從此以後,為所欲為、為非作歹的貴族子弟就少多了。
元太宗九年初,楊惟中在江陵偶然發現耶律楚材的兄長耶律辯才、耶律善才及家人二十多口。他們與耶律楚材失散二十三年。楊惟中發現耶律楚材的兄長及家人非常高興,想借此機會接近耶律楚材,好被提拔為中書左丞相。為此,一路上他對耶律楚材的兄長及家人精心照顧和安排,還投其所好,為耶律楚材在中原買了兩把名貴阮琴。他沒想到的是,耶律楚材會把兩位兄長及其家人打發去了燕京,與他關係依舊不遠不近。為了進一步討好耶律楚材,楊惟中向元太宗舉薦耶律楚材的兩個侄兒擔任必闍赤,耶律楚材馬上說:“微臣以為不可!”元太宗問:“是他們的才能不行?”耶律楚材說:“以二人之才,剛好勝任。但微臣為中書令,必闍赤為中書省當官,未免有任親之嫌。”元太宗說:“那就在州縣為官。”耶律楚材說:“不可!”元太宗問為什麼。耶律楚材說:“害怕二人以我為靠山,做出違背《大劄撒》的事情,辜負您的大恩。”元太宗點了點頭:“如果所有官吏都不徇私情,天下就不難治理了。吾圖撒合裏能夠這樣做,實在太難得!”
耶律楚材受過正統的儒家教育,是一個剛正不阿的賢臣,遇到太宗有過錯,他總是或婉轉或直率地進行勸諫。有一次,耶律楚材依法逮捕了太宗寵信的楊惟中。太宗知道後,大發雷霆,讓人把耶律楚材給捆了起來,打算治罪。可是過了一會兒,太宗氣消了,就開始後悔。於是,他就讓人給耶律楚材鬆綁。可是倔強的耶律楚材卻不肯,他義正詞嚴地對太宗說:“我是朝廷大臣,陛下把朝政都托付給我了。今天陛下命人把我捆起來,想必是因為我犯了大罪。可是現在又無緣無故地要給我鬆綁,那麼說我是無罪的。陛下出爾反爾,對待大臣像對待孩童一樣,這怎麼能行呢?陛下讓我名聲掃地,以後我還怎麼處理國家大事呢?我到底有罪沒罪,請陛下當眾說個明白。”大臣們聽了他的話,都暗暗為他擔心,唯恐惹惱了太宗,惹來殺身之禍。誰知道,太宗聽了他的話,卻很慚愧,說道:“我雖然是皇帝,難道就沒有做錯事的時候嗎?”然後好言安慰耶律楚材,向他賠禮道歉。
滅金以後的幾年內,經過耶律楚材等人的治理,蒙古國境內社會秩序比較安定,農牧業、手工業得到恢複。此時窩闊台已經怠於政事。他向來嗜好飲酒,到了晚年喝得更凶,每天都同大臣們喝得酩酊大醉。作為老臣,楚材幾次勸諫,窩闊台都不聽。有一次,楚材拿著盛酒糟的金屬器皿對窩闊台說:“這鐵受到酒的腐蝕,尚且壞到這種地步,人的五髒能不受酒的損害嗎?”窩闊台知道楚材確實是關心他的健康,很高興,便賜給耶律楚材金帛,還要左右侍者每天隻進酒三盅。但是實際上,他仍戒不掉酗酒的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