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案例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通過案例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動手實踐能力。要較好地把握這個環節,就要求教師精心備課、多找資料,使用的案例要有的放矢。最好采用一些實際項目進行案例教學,這樣可避免“紙上談兵”。案例教學能夠給課堂注入新活力,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案例教學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大大縮短教學與實際生活的差距。
4.加強上機實踐環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編程語言課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隻有通過上機實踐,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消化課堂所學的內容。所以要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和上機實踐時間,精心安排上機實踐內容,選擇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富有趣味或者與生活實際聯係的例子。通過上機實踐,教師不但能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而且能加深學生對語言的全麵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運用編程語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運用通俗、生動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專業術語
語言是課堂上教師傳遞知識的媒介,合理運用課堂語言,發揮語言的感染力,有利於學生快速地掌握知識,有利於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
計算機編程語言中的術語非常專業,教師在講解知識點時經常會遇到專業術語,這些術語講解不清楚,加大學生學習難度。所以,教師要對專業術語進行通俗化講解,如在講解語句格式時,告訴學生,語句就像祈使句,沒有主語,表示下達命令,語句格式中的命令代表動作,參數代表動作的對象,語句的意思就是讓計算機去做事情。經過這樣的講解,學生就對語句格式有了認識,同時專業名詞通俗化,會讓學生覺得學習不再枯燥,反而富有趣味。在講解排序時,我用學生體育課排隊加以說明,可以按不同方法使學生的隊伍按從高到低或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經過這樣的講解,學生對知識就有了感性認識,漸漸就會上升為理性認識,學習編程語言的信心會不斷強化。
五、鼓勵學生大膽嚐試、學以致用
在學習編程的開始階段,要讓學生多編些小程序,練練基本功,學生編程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後,就會想做些有意義的事。但這時學生感到無從下手,我會演示設計好的“出租車費用計算程序”、“比賽評分係統”等,或者提供一些實用性比較強的編程題目,鼓勵並引導他們大膽嚐試、學以致用。學生一旦編寫調試成功後,就會非常有成功感,真切感受學習計算機編程的用處,學習興趣更濃厚、學習信心更強。
總之,在編程語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打破傳統觀念,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理論聯係實踐,提高自身專業素質,以學生為主體,創造愉快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相信最終一定可以上好計算機編程語言課。
參考文獻:
[1]李俊琴.增強學生學習高校編程課程的興趣.考試周刊,2009.
[2]鄒麗,季春元.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現代企業信息,2011.
[3]鄒利俠.如何讓中職生學好計算機編程語言.科技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