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采用模仿,吸引注意力
學習英語是從聽起步的。聽是說的前提,沒有聽,就無從模仿說。隻有聽得清、聽得懂,才能說得準、說得好。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愛模仿,模仿性強,但缺乏自控能力。課堂上,常有學生一聽教師示範發音,就急於開口模仿、輕聲跟講,結果導致自身發音欠準,而且影響他人聽音。因此,在英語起始教學階段,教師要訓練學生靜心聽,可采用“手勢暗示法”,即教師隨著示範發音打手勢“一、二”,這時學生邊聽教師發音,邊看教師嘴形,注意觀察其大、小、扁、圓及變化情況,做到看明、聽清,當手勢打“三”時,全班齊聲模仿。這樣,發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小學生聽錄音跟說跟讀,往往隻滿足聽到,能跟得上說、跟得上讀,而不注意語音、語調、句重音、停頓等。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聽清,在播放錄音前可分步提出聽的具體要求,使聽一遍錄音,便有一次收獲。
四、進行遊戲教學
小孩子天性好動,樂於參與遊戲活動。若將知識融於遊戲之中,讓學生在情趣盎然的遊戲中練習所學的知識,在蹦蹦跳跳中學習英語,學生是非常願意接受的。雖短短幾分鍾,卻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如在練習26個字母時,可預先將26個字母的卡片分別放在26個學生的手裏,讓其收藏起來,當老師說:Whereis M?拿M卡片的學生將卡片高舉過頭,大聲地讀:“M!M!”學習數詞時,可設計“Find your neighbour”的遊戲來練習,教師把一些數字卡片如“36、37、38、40、42”等發給一些學生,讓他們自由組合,拿著“36、37、38”卡片的學生就會挨在一起,高舉卡片分別說“thirty-six,thirty-seven,thirty-eight”,接著一起說:We are neighbours.這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活潑有序,學習興趣趨於濃厚,提高教學質量。
五、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直觀、生動的形象,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有助於學生記憶。
在教動物類單詞時,我精心設計一套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學生最先看到屏幕上出現的無數個問號“?”重疊在一起,我按一下播放鍵,屏幕的右角上顯示出一隻大耳朵,學生爭先恐後地說是大象,我就順勢提問:“想知道用英語怎麼表示它嗎?”在學生異口同聲回答的同時,完整地呈現大象的畫麵,並播放單詞錄音,教授單詞。在鞏固環節中,分層次地在屏幕上展示各種動物的各個部位,並且通過輪番按播放鍵與暫停鍵,啟發學生努力去猜測,它究竟是一種什麼動物呢?逐漸從局部到全部,不斷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邊看、邊猜、邊說英語,還不時地發出笑聲,這樣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現代技術教學的樂境與奇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智力因素,在歡樂中達到了英語單詞與句型的最佳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展示的形象既能對學生的視覺與聽覺提供一次又一次的強烈刺激,又能讓學生積極地動腦筋,發揮想象力,有利於培養他們的英語思維能力,摒棄死記硬背英語單詞的單調乏味的教學方式,自然而然,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會隨之提高。隻有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們快快樂樂地獲取知識,輕輕鬆鬆地提高英語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