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剛毅”計劃則虛設了一個“第4集團軍”,號稱有35萬人,其實隻有1個營級單位用無線電在緊張地工作。
“剛毅”計劃使德軍感到美“第1集團軍群”一定會在加萊登陸,以致德軍第15集團軍被牽製在加萊地區達進攻發起日後的6個星期之久,德軍19個師的兵力在加萊海濱等待著美軍的到來……
盟軍的疑兵之計真可謂別具匠心。
五、保密的措施
隨著D日的臨近:和“霸王”修改計劃的最後通過,印有Bigot(絕密標記)“霸王”行動文件也相應發到有關部門,知道登陸地點和登陸日期的也增多了,保守機密的問題提到盟軍統帥部的重要議程上來。
早在製定“霸王”計劃綱要時,英軍參與綱要工作的蒙加將軍考慮到德國間諜可依據盟軍大規模集結地點情形,推斷出盟軍登陸地點,就要求政府規定:“在未來十六個月之內,禁止遊客去英國南部旅遊。”丘吉爾以英國是一個自由國家,不能幹涉遊客的行動自由為由,拒絕了這了要求。
現在戰役就要進行了,保密工作如何已關係到行動能否成功。作為最高統帥的艾森豪威爾又把這個問題向丘吉爾嚴肅提了出來。結果,英國政府下決心采取了一係列措施,政府規定:
1944年3月10日以後,英格蘭南部地區與其他地區之間的非軍事運輸全部停止。除醫生、有特殊工作的人員和少數特許的工作人員之外,其它人員隻能步行或騎自行車。這條規定預示去英格蘭南部的客車全部停開,遊客也就無法到南部海岸了。
1944年4月1日,英國政府進一步規定從英格蘭東部的沃什灣到西康沃爾半島的頂端,從蘇格蘭東部的阿布羅思到福恩灣口的鄧巴之間,縱深十六公裏的沿海岸地區列為軍事禁區。外地來訪者一律不準進入,當地的居民也不能隨便出來。
間諜混入遊客到南部去的途徑被政府兩條禁令封住了。
再一個途徑是經記者之口,走露消息。新聞記者雖無意泄露軍事機密、危及國家安全,但采訪與報道自由,卻是對保衛機密的嚴重威脅。新聞記者筆下不經意的新聞資料,可成為敵人判斷重大軍事行動的線索。
艾森豪威爾深知其中之道,所以一到任就提出實施新聞檢查,並給記者分類,受盟軍信任的記者享有優惠待遇,其餘的則受種種限製。但不論是誰,每篇稿件、每份電報和電傳,都要經檢查同意才能發出。為減少記者的抱怨,艾森豪威爾還誠懇勸說記者說,報道涉及盟軍登陸的任何消息,都將破壞盟國的共同利益。
艾森豪威爾知道,一個巴掌拍不響,為不讓記者活動出軌,首先要封住自己部下的嘴巴,要嚴禁這些人隨意向外人或新聞記者發表講話,違者要受到最嚴厲的紀律處分。
第一個嚐到處分滋味的是艾森豪威爾在西點軍校的同班同學、密友米勒少將。4月18日,身為美國第九航空隊主要指揮官的亨利·米勒少將在倫敦克拉裏奇飯店出席宴會時,酒喝得有點多了,把握不住自己,“信口開河”地三次大聲說到“霸王”行動的具體時間,聲音大得連侍者都聽得清清楚楚。出席會餐的美國情報官埃溫特把情況報告上去。艾森豪威爾是絲毫不念及老友的麵子,當即把他的軍銜降為中校,並命令他返回美國。米勒幾句話就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米勒對此事不服,找艾氏申辯,艾森豪威爾回信說:“我最痛心的事莫過於不得不對有骨氣的、曆史清白的軍官觸犯軍法的案件作出判決,特別是當他們是故舊親朋的時候,更是如此。……正因為你長期以來工作成績顯著,我才覺得建議對你的案子不予更嚴厲的懲辦,而隻給予行政處分是正確的。”見此信,米氏再也不敢說了。
盟軍保衛部門為確保“霸王”行動的機密,對所有可能泄露情報的渠道都嚴加防範。盟軍統帥部要求各級指揮官嚴格保管文件,對印有登陸時間和地點的文件,都要按最高保密等級處理,如有違反則嚴懲不貸。
規定一級級傳達下來,人人都很緊張,結果是忙中出錯,發生了一些泄密事件,其中比較突出的一起是:誤投郵包。
1944年3月中旬,美國陸軍芝加哥郵件分揀處有一件從英國寄來的郵包被打開,在場的四個人看到郵件內容,郵件上送的過程中,有十個人接觸到郵件,看到了包中的文件。文件屬高度機密,涉及“霸王”行動發動的時間和地點。此事引起保衛當局高度重視,立刻進行調查,原來寄件人是倫敦盟軍統帥部的一個上士,德裔美國人,此人工作過度緊張,又想念他生病的姐姐,工作中鬼使神差,把本該發往進攻部隊的郵件寫上了他姐姐的地址,誤送到了美國。此人姐姐一家都是忠實的美國公民,家庭曆史清白,與納粹組織沒有絲毫瓜葛。結論是,這件事純屬偶然,戰士本人也沒有受到任何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