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猶太人的教育智慧(5)(2 / 2)

猶太拉比們認為,老師在給學生上課時,如果學生不理解老師的講解,老師應該不厭其煩地反複講解,直到學生們完全理解並掌握為止,而不可以對遲鈍的學生發火,這是對老師道德方麵的最基本要求。而且,猶太拉比們還認為,如果一個學生在老師重複了好幾遍後才可以掌握講課內容,這並不表明他比別人差,他不應該在那些隻聽一兩遍就能掌握老師講課內容的同學麵前感到羞愧。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如果發現有的學生在學習時粗心大意或懶惰,就應該幫他們糾正錯誤或者嚴厲地責備他們,這是老師的責任。如果老師對這樣的情況置之不理或者視而不見,那麼這就是嚴重的失職。

猶太老師注重教學方法,他們要求老師不能強行給學生們加重負擔,因為給學生加重負擔會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而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學習,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必要時,老師要給學生們一些小小的獎勵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感到高興。老師可以故意在學習們麵前擺出“漏洞”,然後再通過向學生提問,來激發學生們思考問題的興趣,從而考察學生們對老師所講內容的掌握程度。

如果學生在上課時走神或者搗亂,老師可以把他安排到一個學習勤奮的學生旁邊,或者可以像猶太拉比們那樣講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或使他們保持注意力。

例如:一位拉比在一次演講中,發現他的聽眾竟然都睡著了,他很失落。為了能讓聽眾振奮起來,他突然高聲叫道:“一位埃及婦女一次生了6000個孩子!”一位學生聽到這句話,一下子就從困倦中驚醒了,他大聲問拉比:“這怎麼可能?她是誰?”拉比大聲答道:“確有其人,她就是約克白德,她生了摩西,一個摩西等同於6000個普通人。”

這位拉比的做法很高明,他用巧妙的語言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他的這種做法值得教師學習。

猶太人認為,教育學生要有緊有鬆,不要太苛刻,一定不能像約書亞那樣,把學生力拒門外。

一次,約書亞帶著他的學生從亞曆山大到耶路撒冷,途中經過一個小酒店。酒店的主人知道約書亞是個有知識的人,所以對他非常尊重、非常熱情。“這個aksania可真漂亮啊!”約書亞說。

aksania有兩層意思,既可以描述酒店也可以描述酒店老板。很顯然,約書亞是在稱讚酒店設計得很漂亮。他旁邊的學生聽到老師的話便說到道:“她是很漂亮,但遺憾的是她的眼睛小了些。”顯然,這個學生說的是酒店的老板娘。

“沒有道德的家夥!”約書亞叫道,“難道這就是你整天想的事嗎?”於是,約書亞毫不客氣地將這個學生逐出了師門。這個可憐的學生知道自己錯了,他多次找到約書亞,苦苦哀求老師讓他繼續留下來,但是約書亞的態度非常堅決,他拒絕接受這樣的學生。

一天,在約書亞祈禱的時候,這個學生又來了,約書亞決定收留這個學生,於是,他向這位學生做了一個手勢,意思是等他做完祈禱再說。可是這位可憐的學生理解錯了,他以為又被老師拒絕了。於是,他黯然地離開了老師,轉而崇拜起月神來。

猶太人認為,像約書亞這樣的老師是不合格的,這是做老師的一大失敗。通過這件事情,猶太人也對學生提出了忠告:不能說沒用的話和沒禮貌的話,言辭要謹慎,學習要刻苦。

猶太老師總結出了許多可供學生采納與借鑒的學習方法:

第一,反複學習。一個把知識複習了一千遍的人,是一個把知識複習了一百遍的人所永遠也比不上的。這也揭示了溫故而知新、熟能生巧的道理。

第二,認真閱讀。寫完東西以後,要注意再仔細地讀一遍,因為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疏漏。哪怕是寫了一封短信,也決不能因為匆忙而不去再讀一遍,要仔細地檢查其中的錯誤。這是猶太人學習嚴謹的體現。

第三,在寫文章時要正確地使用語法,要注意準確用詞。因為一個人如果在寫作上出現了大錯誤,人們會一直記著他的這些錯誤,這可能會影響他的聲譽。對於學習,猶太人精益求精。